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家长和老师应该掌握的教育良方(2)

常青幼儿园 2009-07-09 11:50:44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现代家长教育孩子的四多四少

  一、批评、数落、挑剔多,肯定、欣赏、鼓励少。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容易对自己不满意,对他人也不满意,用否定和挑剔的眼光看别人。二、给孩子现成答案、说教多,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少。造成孩子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幼稚单纯,思维容易片面、走极端。三、包办代替多,让孩子自己动手机会少。造成孩子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差,缺乏自信,依赖性强,适应力差。还会影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四、怀疑、焦虑、担心多,放心、信任少。造成孩子敏感、多疑、过分在意自己身体、担心、烦躁不安,容易神经衰弱。

  第一部分: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

  对于儿童来说,贪玩是他们的年龄特征。动画片、游戏机、小人书都能使他们着迷,要想让他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是很难的。许多家长并不了解如何合理地管教孩子,不是表现为不休的“唠叨型”,就是属放任的“呵哄型”。而这两‘种类型家长的管教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有害无益的。他们把“管教”简单地理解为“惩罚”或“哄”,眼睛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单,作业本,逼着孩子做这做那,如不就范,不是讽刺、打骂,就是许愿、哄骗。事实上,管教孩子大有学问,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管教孩子的技巧,您不妨试一试。

  一、如何表扬孩子?

  家长总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而对孩子的优点却视而不见。例如,孩子一放学就自觉地做完作业,家长却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没有给予适时的表扬,但当孩子一回家就看电视时,父母常常要大声训斥。在孩子的生活中只有批评,缺少表扬,会使孩子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心,有时甚至自暴自弃,任何意见也听不进去。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家长无反应,从事消极活动时却能引起家长的注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经常地创造出消极的“事故”,让家长来注意。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表扬多了会使孩子翘尾巴,过多的表扬确会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重要的是要做到表扬恰当。怎样才算表扬恰当呢?

  1、要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表扬孩子的人格

  表扬得尽可能具体,如:“小刚,你今天见了客人没有打招呼,多没礼貌,我们很生气”、“毛毛,你今天能按时上床睡觉,妈妈很高兴。”这样的话使孩子能了解自己具体的缺点和优点,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实实在在的表扬可以增进孩子的自信心。不要笼统地说:“你真棒,你真乖!”孩子不会和具体行为联系在一起。

  2、要表扬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如果孩子在某一件事上有些小小的进步,家长就应该及时地表扬。如果对于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孩子就会时时得到进步的动力。

  当然也不能拿表扬当饭吃,当一个好的行为固定下来后就不用再表扬了,而应该注意其他方面。

  3、表扬的方式要恰当

  父母常常简单地给孩子买东西以示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以为然了。表扬的方式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符合孩子的需要。

  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判断表扬的方式是否合适,如果孩子表面上对你的表扬不当回事,实际上还是按着你表扬的行为继续做了,那就表明你的表扬方式是恰当的。

  4、表扬要及时

  对进步的表扬要视孩子的年龄而定,年龄小的孩子要在短时间内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年龄大些的孩子时间拖后一些也可以起到作用。总的来说,及时表扬是对一个好的行为的反馈,以及时巩固这个行为。

  5、充满无条件爱的表扬

  父母不要把爱当作与孩子行为的交换条件,不要说:“不这样做妈妈就更喜欢你了!否则就不要你了!”这样会使孩子为了讨好父母,让父母“喜欢”而去做某件事,应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之所以喜欢他的这个行为,是因为这个行为是对的,父母要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其他人的评价上,父母要经常无条件地给孩子以关心和爱,使孩子长大后变得不那么敏感、多疑,而是充满自信心。

  二、怎样鼓励孩子?

  鼓励是改善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最重要技巧之一。这一技巧的运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使之成为能正视现实,克服困难,而不是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作为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完美无缺,他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他们所喜欢或欣赏的行为上,而是放在孩子的错误行为

  上,总是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正如有一位家长所言:“孩子一天当中只有极少的时间能让人觉得愉快,大部分时间都让人烦得要死!”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孩子而在家长。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家长期望孩子懂礼貌,尊重别人,但他们自己却总是大声训斥孩子,粗暴地对待孩子。他们期望孩子自信,自立,却总是帮孩子做这做那,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能、自卑,没有机会去完成困难的任务。因此,重要的是,家长应该变消极态度为积极态度,在孩子失败或遇到挫折时,变训斥为鼓励,变嘲笑为指导。当然,在具体做时,还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不要给孩子消极的期望。当一个家长要求孩子第二天早晨自己收拾书包时,应该说:“我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而不是说:“你能做好吗?”后一种表示,会使孩子自己也怀疑自己是否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在具体做的时候就不是努力去做,而是容易气馁,半途而废,招致失败。

  2、不要对孩子提出不合理的高标准;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上课能时时刻刻专心听讲,每天都能做到作业本整整齐齐,穿着干干净净,然而,这对于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家长不能对孩子期望过高,不要使孩子觉得他们始终达不到预想的标准,这样的孩子会过早地失去童真和快乐。

  3、不要设置双重标准;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很严,却对自己用另一套标准。例如,有些家长要求孩子东西从哪里拿的就要放回哪里,可自己却常常乱丢东西;他们要求孩子一回家就做作业和家务,而自己一回家却可以歇一歇,什么也不做。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感到不服气。

  4、家长必须学会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他们的缺点;例如,当孩子做作业错了几道题后,家长往往不能容忍,他们不是注意到孩子在20道题中做对了15道,而是紧紧盯住错了的5道题,如果家长想帮助孩子进步,又总是着眼于他们的缺点,那就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总是在提醒你记住你的缺点,那会怎样?你会有自信心吗?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总体上讲很不错,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进的时候,才可能改善自己的行为。所以,作为家长,对孩子出现错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出错是每一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事,首先要肯定孩子好的一面,然后再帮助孩子改进不足的一面,让孩子感觉到,错误是应该改正的,错误是能够改正的。

  5、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态度,而不是代替干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对正在洗衣服或做饭的孩子挑三拣四,嫌孩子干得不好,最后干脆自己动手,不让孩子插手了。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越来越懒。家长代办多,会养成孩子好吃懒做,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责任感差等诸多问题。因此,当孩子正在尝试着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正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不要去干预,更不要包办代替,因为干预表达了一种暗示:“你没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好。”如果孩子请求你帮助他,那你应该用建议的方式表达你的意见,而不是开“处方”式的,给孩子现成的答案,你可以这样陈述你的意见“如果……,你想想会发生什么呢?”“你有没有考虑过……?”“我发现……很有帮助。”等等。如果孩子为得到你的注意,不愿独立思考和行动而请求你的帮助时,你就应告诉他,你对他的能力充满信心:“你以前就做得很好,所以,你现在也一定能够做好。”

  只有你相信孩子的时候,孩子才会相信自己。不要总是说:“你能做好吗?”“你要是做不到怎么办?”如果家长不相信孩子,孩子就难以培养出自信心,家长应学会少看孩子的错误,多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应机敏地指出孩子所做努力的积极一面。

  6、重视孩子的贡献、自身价值和优点;要想使孩子感觉良好,就要使他感觉到自己是有用之人,并且知道他们的贡献确实有用,受到重视。

  很多家长说自己孩子时,总是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在家里又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因为孩子做什么都难以达到父母的高标准。要想使孩子觉得自己有用,家长应客观地评价孩子,肯定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特长为家里做出一份贡献。例如,孩子擦玻璃擦不干净,但擦车可能做得很好;扫地可能扫不干净,但取牛奶买馒头却很麻利……;我们总能发现和培养出孩子做某件事的特长,使这件事成为孩子的“专利”,常常赞扬他,鼓励他越干越好。这样,孩子当然会为自己在家中的“重要位置”而感到自豪和自信。

  7、鼓励每一个进步,而不是关注最终的成就;家长常常关注孩子的期终考试,却忽视平时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索性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因为他一下子看不到长远的后果,又缺乏耐心和意志。因此,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进行鼓励,使他们的正确行为得到强化。

  总之,鼓励应着重于内在的评价和个人的贡献,在鼓励中教会孩子接受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充满自信,在做贡献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