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忍童话,你的孩子在看吗?(2)
家长选书的标准
家长选书时是否有困惑,选书的标准是什么?记者走访济南各大书店,随机采访了部分家长。
25日下午三点多,在泉城路新华书店地下一层,孙女士正在为上二年级的女儿挑选课外书。“孩子特喜欢《鸡皮疙瘩系列》,我觉得还是得限制她看这类书。光看封皮上的画,就觉得挺吓人的。”
采访中,大多数家长都不太赞成孩子读这些不够温馨的童书,但也有个别家长表示理解。“拦着不让读,他也偷着看,不如敞开让他看。有比较才有鉴别,读得多了,孩子的品味自然上去了。”蓝袋鼠读书沙龙的版主南南这样表示。
在童话书的版本选择上,家长们的意见也颇不一致。“我不会给孩子买原版的《格林童话》,里面充斥着流血、惩罚、死亡等少儿不宜的东西。”在东图书店二楼,前来给孩子买书的王女士说。
女儿在山师附小上二年级的麻女士也表示,经典童话里有些东西也是血腥、灰暗的,这些东西当时可能是为了映射现实的,但孩子年龄太小,理解不了复杂的人性和社会,反而可能因为字面内容的恐怖而做噩梦。“其实,现在适合孩子读的儿童书很多,不一定局限于这些传统的童话,像《长袜子皮皮系列》《淘气包爱弥儿系列》都不错。”她推荐说。
对此,蓝袋鼠读书沙龙的版主南南也持有不同见解,她说,如果给孩子读童话,就要看最经典的版本。因为孩子和成人不一样,不会被那些所谓的恐怖情节吓倒,反而有些改编后的所谓圆满结局会让孩子很反感,因为这违反了孩子对公平的理解。而且,适当让孩子接触一些黑暗面,能提高孩子的理解和承受能力。
孩子看书应注意哪些问题?家长应做好引导。
儿童书良莠不齐,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们看书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教授。
记者:现在市场上流通着一本名为《成人格林童话》的读物,内容涉及到性、乱伦、暴力等,但因为写着童话两个字,因而吸引了部分孩子的眼球。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王林:这本书是供学者做研究用的,不适合孩子读,对此家长应该把好关。
记者:如今的儿童图书,有很多充斥着死亡、鬼怪等内容,为了吸引小读者,很多书的封皮还打上诸如“惊悚”“恐怖”“悬疑”的字眼,如《鸡皮疙瘩系列丛书》等,而孩子们也对这类书非常着迷。您觉得,家长是否要帮孩子屏蔽掉这类读物呢?
王林:恐怖悬疑的故事书,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局往往带给读者一种战栗着的快感,对孩子有吸引力也是正常的。偶尔看看也无妨,但不要让这类书成为孩子阅读的主体。小孩子心智还较稚嫩,不适宜读太过恐怖和血腥的内容。还记得我小学时看到电影《大篷车》最后一幕坏人被击毙时的场景,就让我好几年不敢进电影院。但家长也不要把孩子的阅读范围限得太死,不一定有惊悚内容的书就不好,很多有这类内容的奇幻小说看似晦暗,其实渗透着对人类命运的严肃思考,对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好处,家长要学会给书分级。
记者:家长在为孩子选书时经常存在这样一种困惑:是选择写有“鸽子啄瞎了两个坏姐姐眼睛”的有些血腥的原版《灰姑娘》呢,还是选择“灰姑娘最终原谅了两个姐姐”的改良版童话。
王林:其实,如果家长仔细读一下原版童话里的残酷情节就会发现,像鸽子啄瞎两个坏姐姐的眼睛这样的所谓血腥情节,作者往往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刻意渲染恐怖氛围。而且,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不会觉得这些内容很恐怖、血腥。反而是改良版里,恶贯满盈的坏人被轻松原谅,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坏人做了坏事为什么没得到应有的惩罚呢?这样的故事还容易让孩子混淆是非曲直,无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记者:现在都讲究男孩女孩区别养育,给孩子买书时要不要根据性别来进行选择?
王林:没有必要。五年级以前的孩子,并没有强烈的性别意识,这时要鼓励他们多看多读,不要限制类别。反而,对于那些只读武侠、科幻的男孩和只读言情、散文的女孩,家长要引导他们摆脱性别局限,男孩看点情感小说,女孩看点科幻小说,对他们来说才更有帮助。因为,儿童时期,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还没定型,只有通过读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书,才能拓展他们的阅读面和兴趣面,最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鉴赏力。
《残忍的格林童话》作者是两名日本女性,她们以“桐生操”为笔名共同出版了《残忍的格林童话》,声称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广为流传的童话实际上是既残忍又可怕的故事,书中全是乱伦、暴力等内容。这本书在中国内地出版后,作者署名变成了格林兄弟,旋即掀起了一股“残忍童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