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强生“涉毒”事件溯源:多数网友对品牌不信任(2)

中国经济网 2009-03-27 11:13:2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又一桩“无头案”

  经过媒体和网络传播,这件事情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在第一时间针对CSC的报告发表了声明。

  “CSC发现的微量化合物成分是来源于我们为保证婴儿产品的温和质地并避免细菌繁殖而采用的产品生产过程的副产物。英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和全球其他政府相关机构均认可在这一水平微量成分的安全性。”这是强生声明中针对甲醛以及1,4-二氧杂环己烷所做出的解释。

  之后,根据3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声明,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仅有一种产品的一个批次检出微量二恶烷(1,4-二氧杂环己烷)。此外,质检部门在对强生(中国)进行现场检查时,也未发现企业在化妆品中添加二恶烷和甲醛。

  根据中国卫生部2007年颁发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二恶烷属于化妆品中禁止作为生产原料添加的组分,但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最近的解释,对于非故意添加,但在技术上无法避免由原料带入的微量二恶烷,美国及中国尚未有限量规定。

  事件暂告段落。但是,有关标准的争论远没有结束。

  CSC报告的起草者之一斯坦茜·玛尔康(StacyMalkan)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美国现行的化妆品法规创建于1938年--有一些过时了。

  一家在华跨国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对本报记者感慨地说:“社会上屡有媒体指责某产品某某物质‘超标’,每当此时,我都忍不住要问一句--请问标准在哪里?”该公司之前也曾卷入一场有关有毒物质的风波中,最终也因为标准的缺失而在喧闹了1年之后不了了之。

  该跨国公司工作人员担心强生风波将成为又一桩“无头案”。这一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强生称CSC的报告对其产品的安全性“作出了错误的描述,与科学界和政府机构一致的看法相违背,也引起了家长们不必要的恐慌”。

  因噎废食

  在过去的十多天内,门户网站通过网友调查的方式质问强生品牌的可信度以及其旗下所有产品的质量。投票结果显示,过半的网友将极少部分产品中所出现的有毒物质扩展为对于整个品牌的不信任,甚至放弃。

  新妈妈晓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然而这对于生产商来说,多少有些不公。

  “有一些报道以偏概全,完全变成了对于品牌的无端攻击,这对孩子的健康问题毫无益处,且对品牌有毁灭性地打击。”上述跨国公司工作人员无奈地对记者说。

  不过CSC做相关检测的初衷并非为了打击某些品牌。

  “我们发布报告的目的是教育那些父母,我们相信父母有这个权利知道婴儿洗浴用品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并没有被标注在标签上。”斯坦茜对记者表示。

  斯坦茜表示,他们更在意的是如何引起生产商家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注意,而并非打击一个公司以及品牌。

  “生产商完全可以生产出不含有害化学物质的产品。但是迄今为止,那些生产商依然不同意做任何改变,但是我们正在要求他们这么做。”斯坦茜说。

  尽管权威部门已经公布检测结果,但中国的消费者们依然心有余悸。因为没人能告诉他们,婴儿洗浴用品中二恶烷含量多少以下才是健康的。甚至,他们还进一步担忧,由于中国缺乏自主检测机构,还有多少违禁物质没有被发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关于强生“涉毒”事件溯源:多数网友对品牌不信任(2)相关话题在家长帮APP已经有600+文章提供详细资讯

下载APP,查看更多幼升小资讯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更多【幼升小】相关文章请下载家长帮APP
立即下载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