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关注、支持和引发

来自网络 2009-06-30 18:14:08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回应幼儿生成的策略

  何萍

  所谓幼儿“生成”是指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幼儿生成活动来源于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来源于幼儿实际饿生活情景与直接经验,也来源于幼儿与特定环境的交互与作用。《纲要》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日常生活中表现的、感兴趣的事物和突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提供生成活动的机会,以支持探索的兴趣,支持幼儿生成活动的开展。虽然大家在理论上对生成活动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如何回应幼儿的生成却存在颇多的困惑:一是对生成的敏感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把握生成的契机。二是还不能做到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的平衡。三是对生成活动缺乏价值判断。

  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生成活动呢?我认为应做到关注、支持和引发。

  一.关注幼儿生成

  “关注”是实施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策略关键所在。关注幼儿生成活动,就能了解幼儿生成活动发生与发展这一变化动态需要的,也能从幼儿生成行为变化中获得对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与生成发展之间的落差的教育信息,同时能根据生成需要及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在生成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顺应幼儿意愿与活动兴趣,不把成人的意愿、教育意图强加于幼儿身上,对幼儿生成活动要关注在先,能让孩子想的,让孩子想,能让孩子做的,让孩子做,然后顺其自然,促其水到渠成。提倡教师注重观察,关注幼儿生成活动的进程,并根据幼儿生成活动的需要,辅以创设环境,以满足幼儿不断探索的兴趣与生成发展的需要。

  在“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开始后不久,“蔬菜”的二级主题产生了。孩子们带来了许多蔬菜,呈现在自然角内。各种各样的蔬菜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只要一有空隙就会聚集在自然角,看看,摸摸,闻闻,老师自然而然关注起主题中孩子们的行为和表现。

  点心后许多孩子拿着记录本来到了自然角进行观察记录,这时天真的庞凯突然象发现新大陆似的叫起来“哎呀,青菜宝宝快死了”听到他的大呼小叫孩子们都围了过去,“怎么拉?”“发生什么事拉?”“这棵青菜宝宝快干死了。”庞凯哭丧着脸说道,经他这么一说,孩子们有着同感唧唧喳喳地说着“它要渴死了”“它想喝水”,我一看,原来是一棵随手放在自然角的带根青菜,失去水分了变得干瘪了,耷拉着,看到孩子们这么关注。于是我说“哎呀,那可怎么办?”“给它喝点水吧”不知是谁叫了起来,“那试试吧”听到我的话,张心宇连忙从娃娃家拿来了餐具舀了一碗水浇在青菜上,同时嘴里说道“快喝吧”。

  ;放学前,庞凯过来沮丧地说“老师,青菜喝了水也很干的,它会死的,”“是吗?我们一起去看看。”于是我召集了孩子一起来到自然角“青菜喝了水也很干”“青菜快死了”“青菜肯定很难过的”……。看到孩子们难过的样子,于是我说“我有办法让青菜活过来”“真的?”我看到他们的眼中似乎煽动着希望,“看我变魔术”于是我拿来了一只空瓶子放了半瓶水,然后把青菜的根浸在了水中,“这样行不行呀?”“青菜能活过来吗?”看着孩子们疑惑的表情我神秘地笑而不答,“明天看吧”。

  第二天早上我刚踏进教室门孩子们就大嚷着“老师,青菜活过来了”“老师,青菜没死”我快步走到自然角,果然,原先干瘪的,耷拉着脑袋的青菜只一夜工夫就挺起了胸,水灵灵的呈现在面前“青菜怎么活过来啦?”“何老师喂了水呀!”“那张心宇也给它喂了水呀,它为什么不活呀?”“老师把根放在水里,张心宇没放呀。”“因为,因为青菜的根喜欢喝水”“青菜的嘴巴长在根上”“青菜喜欢让根喝水”……于是我说“为什么青菜的根喜欢喝水,青菜的根除了喝水还有什么用?你们今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资料,我也去找找资料。”由此引发了孩子对植物根的探索活动。

  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答案,为了让孩子加深了解根的作用,我把一棵带根的芹菜的根浸在红色颜料的水中,过些日子孩子们会更了解植物根的吸收作用的。

  在活动中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幼儿的需要,关注孩子的需求,为了让幼儿顺利地探索下去,借助材料引发下一轮的探索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抓住问题的关键,让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运用多种有效的途径帮助孩子了解,以便让他们理解得更透彻,从而引导幼儿的探索方向,提高探索活动的质量,引领幼儿的探索不断深入,使幼儿的经验不断丰富。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这个生成活动,更要看懂幼儿行为,会分析幼儿行为,正确了解、判断幼儿行为背后的经验支撑点。

  二.支持幼儿的生成

  由于幼儿生成活动是幼儿按意愿行事,带有极大的兴趣性和随意性,因而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东西具有不确定、不稳定性,往往会使具有价值的生成内容流失。所以对幼儿生成活动给予支持尤为重要。一天下午,带孩子们去户外活动,正要组织游戏,忽然看见有几个孩子蹲在地上捡樟树叶。看见他们兴致盎然的样子,我便改变原来的计划,让他们捡起了树叶。问题也就随之而来,金高况说:“老师,春天大树小树会长出树叶,秋天树叶会掉下来,现在到底是春天还是秋天呀?”“你说呢?”“我们找春天的时候,沈老师说,大树穿上新衣服,春天来了。那么现在肯定是春天罗。”“现在树上这么多叶子掉下来,是秋天,只有秋天才会掉树叶。”倪嘉成发表了他的看法。问题的焦点产生了,我请孩子们分成“两派”——“春天派”和“秋天派”,孩子们席地而坐,于是有关春天与秋天的争论开始了……估计是因为这段时间有关春天的话题谈得比较多的原因吧,面红耳赤的争论下,孩子们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在是春天,但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樟树会在春天掉树叶,别的树木却不掉树叶呢?

  我请孩子们观察一下樟树和旁边的树有什么不一样的秘密。收获真的很多:“樟树上有红叶、黄叶、还有绿叶,绿叶还有深绿和浅绿不同的呢!”“老师,你猜猜这个是不是小的樟树叶?告诉你吧,这个不是树叶,是旁边的开白花的树上掉下来的,里面可以开出花来的。”“樟树会开花吗?为什么春天不开花呢?什么时候开花的呢?”“开白花的树上叶子好绿好绿。”……我又问孩子们一个问题:“掉在地上的樟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呢?”“哦,有红的、有黄的、有咖啡色的。”“嫩绿色的叶子为什么没掉下来呢?”“它们刚刚长出来呀!”聪明的王文怡这么一说,金高况若有所思地说:“掉下来的是老的树叶呀!”我又问:“老树叶什么时候长的呢?”“前面一个春天!”柴立良说。“老树叶真勇敢,去年春天长出来,秋风吹来它不怕,雪花飞来它不怕,今年春天才掉下来,我真喜欢它。我们一起把老树叶捡起来吧,把它送到企鹅宝宝的肚子里睡觉吧。”“好!”捡树叶行动开始啦……

  教师是幼儿生成活动中的“发现者”,我们应该具有善于发现的心态与眼光,以赞许、认同的表达方式,及时捕捉、发现、扶持幼儿生成的新萌芽,擦亮幼儿生成的新火花。教师是幼儿生成活动的:“设问者”,根据幼儿现有经验或与环境的互动情况,,对幼儿的生成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幼儿进行探究思考和选择,以此推动幼儿进一步探索生成的兴趣。教师还应该是幼儿生成活动的“参与者”,在过程中,教师介入幼儿的活动,可成为幼儿的活动伙伴,与孩子平等交流和对话,提供生成的建议经验,让幼儿自由参考,通过互动,潜移默化影响幼儿。教师还是幼儿生成活动的“帮助者”,为幼儿提供环境、安全等帮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