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石景山实验小学作文教学点滴谈

石景山实验小学 2009-07-03 15:22:16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提要】

  现在很多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特别是刚开始接触作文不久的学生,认为作文是一项高难度的思维创造,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不知该怎样写。对此,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们老师要从各方面入手,采用多种途径,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节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的作文素质就会稳步提高,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主题词】

  作文教学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正文】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提起写作文,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怕写。因此,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这道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节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的作文素质就会稳步提高,作文教学就一定会有起色。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抓本质特点,给学生减压。

  作文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心灵的流露,是对生活的思考,而不是矫揉造作。而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作文的意境,过分强调华丽的词句,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太高了。正因为教师这种过高的要求,学生感到作文太难了、思想压力增大了,未写先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对作文概念的理解上必须讲清作文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觉得作文原来并不神秘,并不难于上青天,而只是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有一次,学校组织观看童话剧,我就让学生们写一写观后感。开始,学生觉得无从下笔,很难写。于是我耐心地加以引导,首先让大家把自己看到的以及最感兴趣的说出来,然后要求大家只要直观地有重点地写出自己看后的感受就可以了。效果果然不错,同学们不再觉得难了,都按时完成了作文。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文的本质特点,不要求太高,对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有较大的帮助。

  二、抓基本功,让学生稳步发展。

  作文训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不但要懂得遣词造句,而且要懂得分段、布局、谋篇、确定中心思想,所以,作文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有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基本功不扎实,因此,写起作文来难度很大。根据这一情况,作文要从打牢学生的基本功入手:

  (一)是扎实抓好口头表达基本功,由讲导写。

  口头表达训练从组词、造句,到要求学生看图说几句话或一段话,再把说的写下来,这样由易到难,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做到。

  (二)是指导学生写好短文。

  如:写日记,看图写短文,把一件事按顺序写下来等,其中应以写日记作为常练之内容。在指导写日记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日记内容各有侧重。例如:在三年级时侧重于摘抄好词、好句、优美片断,而现在孩子们以上四年级了,则侧重记事、写人。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扩展自己的日记内容,使学生由抄到写,由易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日记水平,为今后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对学生进行分段、布局、谋篇和确定中心思想的训练。

  这样通过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基本功训练,学生的作文基本功不断加强,而有了一定基本功,学生作文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三、从实际出发,不揠苗助长。

  小学生作文属于起步范畴,属于习作、练笔性质。新大纲也强调从一年级开始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直到六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可拔高要求,否则,会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揠苗助长之嫌,学生对作文也会产生高不可攀的感觉。怎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呢?

  (一)选择作文题时,从实际出发。

  作文题要直接、明了、通俗易懂,并且有新意,不老套,让学生一看就喜欢。

  (二)讲评作文时从实际出发。

  讲评作文眼光不可过高,把目光集中在少数几篇好作文上。要多讲评中下水平的作文,甚至要多鼓励那些虽题材不新颖、寓意不深刻,但语句还算通顺、进步幅度大的作文。这样能让学生看到希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也能写作文,也会写作文,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增加了自信心。?

  四、开阔视野,积累习作素材。

  既然作文是生活的再现,那么,作文中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而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社会的认识肤浅,生活的接触面也窄,作文的题材自然也有限。一部分学生感到作文难,并不是不会写,而是难于没有东西可写,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无病呻吟。由此可见,要引导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解决学生的生活源也是必需的条件之一。

  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认识生活、积累素材。生活处处皆有美,就看你能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挖掘美。比如,教师中有很多感人的事迹。由于学生天天和教师在一起,往往对这些感人事迹习以为常。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这种美呢?一次作文课,我先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文内容是写一位我们学校的老师,你认为哪位老师值得我们写呢?他(她)的什么事迹值得我们写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开始,只有几个学生能说上老师们的二三事,多数学生侧着脑袋在想,可就是想不出多少有价值的内容。后来通过启发,学生们一个个豁然开朗,随之举手如林,如数家珍地列举了一桩桩老师们的感人事迹。材料选好了,一篇《记一位辛勤的园丁》的作文也就轻松完成了。

  其次:是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春天到了,可以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让融融春意拨动学生的心弦;活动日,可组织学生走街串巷,看一看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品一品琳琅满目的商品;课余时,可鼓励学生动手栽花浇树、养小动物……总之,多让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积累习作素材。学生有了丰富的原材料,生产“产品”也就不会勉为其难了。

  五、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

  当你去完成一件你很不乐意做的事时,你会觉得这件事很难。学生完成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学生在毫无热情的情况下去完成“任务式的作文”时,作文的难度相对就加大了。因此,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是十分有效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为教师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提供了广阔天地。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强化兴趣教学。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能适时地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性,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一次作文课,我带学生到小花坛观察花卉,雨后的各色花朵娇嫩欲滴,一尘不染,与同学们幼小而纯洁的心灵相得益彰,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十分惹人喜爱。此种美景,深深地打动着同学们的心,又因身临其境,作文起来自然热情高涨,不仅完成得快,而且语句也生动,内容也充实。

  (二)是在命题上做文章。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命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有一种写作的冲动。反之,一个平淡无奇、老套呆板的题目会令学生热情骤减。记得有一次,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事先命好题,而是鼓动学生开动脑筋,根据自己对班长的了解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学生倍感亲切,兴趣大增。转眼间,《可爱的班长》、《幽默的班长》、《班长真棒》等一个个充满童真稚气的好题目脱颖而出。

  (三)是开展多种形式,培养竞争意识。

  以竞争促热情,如开展作文竞赛、设置习作园地、进行优秀作文讲评、注意写好评语等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习作热情。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推陈出新,富有创意,不落俗套。

  总之,学生作文的热情高了,难关也就不难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坚信长期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