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和宝宝讲道理有用吗?

来自网络 2009-07-08 10:38:5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虽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谈很重要。但是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方法,不然,效果常会适得其反。

  案例:

  “宝宝,你不能再吃糖了。知道吗?这对你的牙齿不好,你会长蛀牙的。而且,马上就要吃饭了,你吃了糖以后,就没有胃口吃饭了,再说……”妈妈不停地说呀说,可是她究竟在说什么,2岁的明明真的不知道!

  什么蛀牙,什么胃口,我只想要一块巧克力,它的味道实在太好了!“我就要吃!”明明有点儿急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行!你怎么每次都不听我的话呢?再这样,就把你送到奶奶家去,就是因为你,我什么都干不了了……”“什么,多少次了?我不知道啊,奶奶家怎么了,我还真想去奶奶家呢,可是,你为什么老跟我嚷嚷啊?”明明想。

  那天,一直等到明明哭得满地打滚,妈妈才住嘴。可是明明最终还是不明白,妈妈到底在说些什么。其实,明明在大多数时候还是愿意听妈妈说话的,譬如妈妈给他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或是唱儿歌的时候……可就是有的时候,明明只见妈妈的嘴一张一合,好多他听不懂的东西从里面蹦出来,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分析:

  有些父母常常会高估话语的作用,他们没有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而是想通过讲道理来说服孩子。其实,在成人世界里,当你想做或不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向自己的领导或是家人说明其中的各种理由,力图做到“以理服人。但是这样做在孩子身上是不会有效果的,他们理解不了那么多理由。相反,父母的长篇大论会使孩子感到无聊,说得越多,效果会越差。

  方法1:别喋喋不休做解释

  德国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幼儿不要解释,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这些。只有到幼儿园的年龄后,可以给他们作一些简略的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需要父母陈述一些更具体的理由。

  而此时的孩子,只要一个“不”就能让孩子接受,譬如妈妈带孩子去食品店买蛋糕,孩子吃完后就把包装纸扔在路边,妈妈只需对孩子说:“把纸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而不必说:“大家都这样扔的话,地球就会变脏的,人类就没有足够的空气呼吸”等道理去阐述,过多地理由解释反而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方法2:要简单明了地告知

  对孩子提要求,要清晰明了,如果在具体的指令前加上许多和主题无关的内容,这对孩子来说,犹如是在进行一场智力测试。孩子要在二三十个词汇中寻找到妈妈最想要表达的那一个,这是很为难孩子的。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晕了,只能给妈妈一个最简单的答案:“不!”而简单明了的指令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早上起床,妈妈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只要对孩子说“宝宝,自己穿袜子和鞋子,我知道你很棒!”孩子就会领会妈妈要自己穿鞋袜的要求。但如果说:“你愿不愿意自己穿袜子和鞋子,做个乖孩子呢?妈妈没有时间帮你穿了,因为妈妈要做早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样的指令常会使孩子不知所措。

  方法3:时而配合肢体语言

  其实孩子打从出生后就试着解读父母的表情和手势了,当妈妈的嘴向下时,宝宝就知道妈妈不高兴了;当爸爸皱眉头,孩子就知道可能有不明白的事。身体语言常是无意中流露,最容易被孩子识别和接受。

  所以,父母应该多采用肢体语言。譬如当孩子在活动场所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时,孩子脱口:“讨厌!”妈妈此时应板起脸对孩子说:“不许这样说!”这样能强化语言的作用。而不要对孩子说:“你刚才说什么了,妈妈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能说这样的话,你们都是好朋友,有什么事可以商量啊。”让孩子难以理解妈妈的话语,更无法执行妈妈的要求。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