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对主题教育的再认识

北师大幼儿园 2009-07-08 17:41:0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在传统的认识里,“主题”指的是围绕幼儿的某一个兴趣或是一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地挖掘,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背景下获得各自不同的发展,并且关注的幼儿有很多是集体或者是小组。实际上,还有一些主题是来自于对个别幼儿的关注和对角区活动的关注等。因此“主题”这一叫法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已经不大适合,而“案例”或者“主题案例”也许更加贴切。

  一、主题的来源

  (一)体现了幼儿教育本身的丰富性

  幼儿教育的丰富性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的:一方面,选择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有个别幼儿问题的解决、有角区的、有科学教育的、有秋游和春节活动式的、有音乐活动累积式的(主要是系统的音乐知识)、有美术活动累积的(幼儿绘画的系统问题)、有关于幼小衔接的、有关于发明创造的、有甚至还有教师自己成长过程的;另一方面是组织形式上的丰富性,有个别幼儿的发展、有全班集体幼儿的共同发展的、有小组幼儿的发展的。而在小组的划分上,不仅有教师组织的划分,还有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选择式的划分。

  (二)体现了教师善于利用多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

  以前教师认为集体教育才是教育,一天之内会有固定的时间。后来也认识到在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教育,但是在潜意识里还是不把它当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其中主要的原因不能不说和管理者的评价体系是有关系的。因为以前管理者的评价体系中重点要审阅的是教师的教案,主题对一些教师而言仍是教案的另一个面具。而是史上,教师可以突破这一层的认识将教育贯穿在个别幼儿问题的解决、角区的组织、幼儿秋游或是新年活动本身等等活动中。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意识。教师教育质量的好坏,不在于教案写得有多么精彩,而在于教师对主题或是对教育的理解。

  (三)案例的生成

  大家都知道案例的生成有两个途径:幼儿的兴趣和教师的计划。曾经我们认为幼儿的兴趣比教师的计划重要。而如今则认为教师的计划重于幼儿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1)教师是一个观察者和计划者,她的计划里应该有适宜于幼儿的问题。(2)教师是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过滤的人,这也就说明教师可以将主动权给幼儿,但是选择权则是在教师手里。但是教师过滤的或是选择的主题应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并且是幼儿人生当中有用的,而且还需要教师通过一些努力(这点很重要,不能让教师付出无比巨大的努力才能达到,这样反而会让教师产生很多焦虑)可以驾驭的主题。(3)幼儿的兴趣是十分广泛的,不能也不可能全都得到满足。而且一些兴趣很难在幼儿园开展,或者可以说是让幼儿难以理解和无法进行操作的,需要以更为个别化的方式或在家庭里进行满足,如果还是不能满足只能让幼儿本身延迟对这一个兴趣的满足。(4)幼儿的兴趣是具有传染性的。如果教师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计划出来的主题,一定会很快感染大多数幼儿的。正是由于计划生成的主题会使教师更加得心应手,会有一种既是熟悉又有很多区别的成就感。

  二、主题案例教育的优势

  既然主题案例可以成为大家追寻的一种方向,那么就让我们从教师的角度简单地分析一下它与其他教育对教师和幼儿本身的不同吧。

  1、主题案例更加有助于教师发挥积极主动性。

  2、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地总结在各种环节中教育幼儿的经验。

  3、有利于挖掘幼儿的潜力。

  4、有利于多角度地观察幼儿和多元评价幼儿。

  5、主题案例的整理有利于教师之间彼此经验的借鉴。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