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多媒体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优化作用

来自网络 2009-07-08 19:35:24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多媒体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优化作用初探——浅谈小班唱歌教学

  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他们在优美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中,可以欣赏美和表现美。音乐的感染力会使幼儿更加的自信。在众多的音乐教学形式中,唱歌活动对于教师和幼儿来说都是最易实现的,最能够自由表达情感的工具,是幼儿音乐启蒙的一个重要手段。

  3——4岁的小班幼儿,有了初步的把歌曲唱好的愿望。但是受到幼儿本身的接受水平和控制音准的能力的影响。他们在学习一首新歌时,往往会有唱歌成“说歌”和自己根据印象改变歌词的现象发生。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岁至6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儿童开始具有信号功能,产生了表象。幼儿的学习往往通过游戏、看图片、谈话、观察周围生活生动具体的形式来进行。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和多种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小班幼儿在注意力。对幼儿的歌曲学习应该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因此,我将多媒体手段与小班幼儿唱歌活动有机结合,进行了尝试也有了一些体会。

  一、以多媒体手段作为唱歌活动的引入,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一节完整的小班幼儿唱歌活动都要包括音乐入室、发声练习、学习新歌、音乐游戏等多个部分。学习新歌是教育活动的重点,如何抓住幼儿的短暂的有效注意时间开展教学,就成了关键的问题。根据幼儿期的注意特点,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帮助幼儿快速的进入到教师设计的情境中来。提高幼儿明确注意的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并通过多媒体的不断变化拉长幼儿保持注意的时间。

  在幼儿学习《小小蛋儿把门开》的音乐活动中,我利用课件中出现的大大的蛋首先提问:“小朋友,你猜猜这里面住着谁呢?”然后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乌龟、小鸡、恐龙、小鸟等图片。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与幼儿已有经验密切相关的动物,一下子吸引幼儿的无意注意。他们不但可以根据课件中的问题回答,在大屏幕上还能出现他们所想到的小动物形象。随后我边播放音乐边在课件中在歌曲声中蛋壳缓缓的打开出现能活动的小鸡形象,一下子明确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幼儿被深深地吸引,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此例可以说明,把多媒体手段作为唱歌活动的引入达到视听相结合的目的,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幼儿的多媒体与幼儿的互动作用明显,达到了促进教学过程优化的作用。

  二、课件与歌曲巧妙融合,丰富幼儿表象提高对歌词的记忆能力。

  就歌曲本身而言,它是由旋律和歌词构成的。教师在教唱歌曲之前,我们常用的使用讲故事或范唱的方式,来丰富幼儿对于歌曲内容的感性认识。但是幼儿还是会对个别不理解的歌词进行模糊的“改编”。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了与歌曲有机结合的课件,可以丰富幼儿的表象。利用3—4岁幼儿的皮质细胞的反应性极高,往往容易识记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全部细节的这个特点,提高幼儿对于歌词的记忆。

  例如:在《蚂蚁搬豆》的唱歌活动中,我利用从“动物世界”中截取的蚂蚁合作搬运粮食的视频资料。配合用歌词改编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的蚂蚁的生活习性和有特色的触角交流方式。不但注意了对于歌词的教授,同时还面对着鲜活、生动的小蚂蚁,对幼儿适时地进行了科学方面的教育目标的渗透和融合。在幼儿再次观看此段视频时,按照歌曲的节奏和歌词朗诵出来,幼儿在模仿复诵时正确率达到了78%。比没有使用多媒体手段,而只是单纯是教师讲故事的班级比率高出了近15%。

  通过此例,也可以说明我们可以从丰富的网络中,获取能够与即将开展的活动的更多资料,不断的完善课件的内容。抓住幼儿泛灵的思维特点,让课件中的人物充分地与幼儿对话。丰富幼儿的表象和相关的知识,加深幼儿对歌词的内容的理解,提高对歌词记忆的准确性。

  三、发挥课件作用,有效地解决唱歌活动重难点。

  音乐活动本身就是对音乐的再创造的过程。音乐的灵魂在于它的旋律和节奏。虽然,小班幼儿的歌曲通常都是短小,易上口的。但是很多歌曲中的会出现像切分音、符点等较难掌握的节奏。教师除了可以有重点地引导幼儿模仿教师的演唱。此时的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是幼儿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内资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例如,歌曲《小象》3/4的节拍摇摆特点是歌曲重点。同时歌曲中还出现了符点节奏。我利用了卡通动画的制作和音乐编辑功能相结合,用动画中小象鼻子左右的摇摆的形式体现了歌曲的特点,同时我还在小象鼻子摆动的速度上作了符合符点节奏的调整。幼儿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我引导幼儿和小象一起摇摆自己的手臂。边唱边摆,幼儿通过行动上的体验,很快地掌握了符点节奏的唱法。

  又以幼儿学习《小小蛋儿把门开》的音乐活动为例,此歌曲的切分节奏是本首歌曲的重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也是一个难点。我利用课件的旋转功能,配合“把”“小”等重点节奏的歌词的出现。幼儿通过形蛋壳费力的打开,小鸡一点一点地变大等形象生动的画面将情感与歌词有机的结合,使得幼儿对难点节奏的掌握,比没有使用课件的音乐学习活动效果优异。

  多媒体的手段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将各种媒体的使用有机的结合,是幼儿在主动地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极的思考,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发挥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促进活动重难点的解决,优化学习过程。

  四、多媒体手段变化幼儿的学习形式,以景代情。

  音乐是一种善于描绘情感的艺术,幼儿要真正从音乐中获得美感,就必须准确而深刻地体验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涵。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绪情感是影响幼儿情绪情感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可自我调控的教育因素之一。

  如果作品是较宁静、安详的,教师的情绪情感就不能太夸张;如果作品是欢快、热烈的,教师自然也要情绪高涨,教师不仅要学会靠自己的个人魅力渲染气氛,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表情、动作、嗓音等和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达到和谐统一。

  如小班音乐唱歌活动《摇篮曲》,在教学开始环节,教师可用十分柔美的声音范唱,轻柔的动作哄“娃娃”睡觉,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一种温馨、恬静、优美且具梦幻色彩的氛围。当幼儿接收到教师传递给他们的这种情绪信息时,也会很自然地轻轻抱起自己的“宝宝”,俨然自己就是作品中周身散发着深情和浓浓爱意的“妈妈”,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这种充满温暖的音乐情境中感受、体验并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理智地调控自己丰富的情绪情感,利用生动的形象的多媒体手段表达作品的思想及幼儿的情绪体验达到同一频率,教师与幼儿在感受美与表现美的互动中,有了心灵的接触,师幼才会产生认识、思维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幼儿便会自然而然跟随老师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五、在小班幼儿唱歌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幼儿音乐活动的常规培养。

  小班幼儿的持久性不强,时间坐久了会摇头、晃腿、随便乱动。我们一定要及时加以纠正,媒体的使用时也要考虑应用的时机和时间的长短。保证幼儿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够为音乐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幼儿的各种活动提供了学习常规的保证。

  2、曲目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由于幼儿的肺活量小,呼吸短促,不能够按乐句来换气。幼儿的音域还较窄,所以在选择歌曲是要注意乐曲的节奏不能太快,曲调要尽量在c—a之间。歌曲的歌词和曲式要以简单重复较多的为宜。

  幼儿的唱歌活动还可以包含很多的内容,我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对于小班幼儿的唱歌活动与多媒体活动的结合,还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小班幼儿的听觉记忆能力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还要通过各种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