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里面有什么——探索活动的设计与反思
教师常常设计视觉、听觉类的教学活动,却忽视了触觉。而对于小年龄的幼儿,通过用手去感觉一些熟悉的事物,猜猜说说熟悉的东西,也是一种学习。原书中的活动设计思路给我们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原来孩子还可以通过触觉来学习。而这也反映了我们在喊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同时,却在活动设计中常常习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忽视幼儿。我们应该充分考虑2~3岁幼儿好玩、好探究、语言敏感的年龄特点,最大程度地给予孩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权利,让孩子自我建构。
《FPG早教方案》中对幼儿各年龄阶段的能力发展水平有一个很明确的描述,对教师设计活动目标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但是,在方案中没有提出明确的目标,对活动过程也只有很模糊的一些描述,没有办法照顾到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执教者必须对环境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书中提出,两岁的幼儿可以通过触觉学习新事物。我将此笼统目标细化为具体目标。作为幼儿园的学习活动,还必须考虑到幼儿的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活动中学习的内容要相对少一点.,只让孩子去感受明显的方形与圆形、明显的软硬物体,并且通过增加幼儿人数增加一定的幼儿间的互动。
两岁幼儿的思维通常是具体的,所以我在设计“你猜猜里面有什么”活动时,让幼儿在说说、摸摸、猜猜、玩玩、尝尝中学习新事物。原书中建议1~2名幼儿参加此活动,但考虑到这样幼儿间的互动太少,我们增加到5~6名幼儿。
活动目标
在说说、摸摸、猜猜、玩玩、尝尝的过程中,让幼儿通过触觉感受物体的软硬、形状(方与圆)。
活动准备
在封闭的纸箱上剪一个10厘米×10厘米的洞,用钉书钉或胶水在纸箱的内壁上固定一些碎片材料,就像窗帘那样将洞口遮住。另准备一些方形的巧克力、苹果、小汽车、小兔子绒毛顼|具。
活动过程
1.教师对幼儿说:“你觉得这个盒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这里面有东西呢?”(鼓励幼儿动嘴说,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幼儿尝试摸苹果和巧克力,并一起品尝食物。
请几位幼儿来摸,并不断地用语言提问、引导:“你觉得是什么,是方方的还是圆圆的,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像什么呢?”这样能够引发幼儿的原有经验,丰富幼儿的语言。
在请幼儿品尝的同时,鼓励幼儿说“我要吃方方的巧克力或者是圆圆的苹果”,激发幼儿再次摸的兴趣,并且能让孩子开口。
说明:孩子是很好奇的,第一次摸会有些紧张。但是在获得食物的动机促使下,第二次摸的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希望来摸一下,而且都能开口说。
3.让幼儿尝试摸软硬不同的东西(盒子里放置长毛绒小兔子以及汽车,主要让幼儿关注物体的软和硬),向幼儿提问:“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呢?像什么一样软软的?是不是橡皮泥?是不是被子?要仔细摸一摸,什么地方都要摸到。”让幼儿闭上眼睛再来摸一摸,并提问摸到了汽车或小兔的什么地方。
说明:反复的摸可以深化孩子对事物的认识。
反思
活动结束的时候,孩子们还是很想再摸一摸,还要玩,说明活动已经激发了孩子的探究兴趣,教师应该保持孩子的积极陛。因此,可以在教室和家庭中放置一些这样的盒子,定期更换不同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去玩,去探索。孩子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反复过程,所有学习不能只通过一次集体活动来完成,也不能只通过在托幼机构内的活动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