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试论通过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建构园本课程

来自网络 2009-07-17 10:32:56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我园主题活动方案的形成是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本着“把握课改主流、整合优质资源、推进课程园本化”的宗旨,组织园内骨干教师在反复研读《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及新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改实施以来较为经典的、有价值的活动素材进行了搜集、选择与整理。整理形成的活动方案是幼儿园所有教师实施主题时主要参考的活动方案,并根据我园的办园理念称之为“阳光课程”。每一个主题方案中的内容由六大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均以表格的方式呈现。

  “阳光课程”的内容框架

  主题经验:即大主题的核心经验,如“了解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关注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感受大自然美丽的景象,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集体活动:包括本园教师的优秀集体活动和外出观摩收集的优秀集体活动,以及外语活动和双语活动,每一个主题下至少包含十五个以上的活动。集体活动的内容要素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流程(呈现活动的主要环节,以及各环节的导语、主要提问、对幼儿的要求、内容重点等,视具体活动内容各有差异)、备注(一些需要注意的,如有的活动内容是园外收集的,要在“备注”里注明,提醒教师实施时注意对本园、本班幼儿的适切性)。

  区域创设与材料投放提示:1.幼儿需要建构的经验;2.环境创设(墙面环境、种植区域、室内垂挂、桌面布置);3.材料投放(按照阅读区、表现区、生活区、操作区、陈列区分别呈现);4.个别学习(目的、材料、个别探索、个别指导)。

  可用于本主题的环境提示:按照环境名称、照片实例、墙面或材料说明进行整理,并附有教师自己的分析与想法。

  其他环境与材料借鉴:教师外出参观收集的资料,内容包括环境名称、材料与制作说明,并配有照片。

  生活、运动、家园共育提示:详细地列出生活、运动及家园共育中可以开展哪些与主题有关的内容或活动,并注明内容呈现或活动开展的具体方法。

  “阳光课程”的实施

  在实施“阳光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几个措施力图使其成为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措施一:解读与反思教师在选用“阳光课程”时,首先要读素材——选择需要的主题和活动内容,按主题进程对活动内容进行顺序排列;其次要读内容——对已选出的主题活动内容着重看目标、看准备、看环节,也可从中选出需要的活动环节;第三要判断——教师要对所选内容予以判断与决定,是否要调整、为什么要调整、怎样调整;最后是实施——引导教师更多地关注与倾听幼儿,从而对选择内容的适宜性和操作性,以及调整内容的原因和实施效果进行反思,并一一呈现在表格中。

  措施二:教师可分层选用“阳光课程”中包含了新教材中80%的素材内容,涵盖了生活、学习、运动、游戏四大领域;其中又涵盖了80%的共同性课程与20%的选择性课程,也涵盖了不同的组织方式、学科领域,确保了课程实施的平衡。使用时,新教师可以100%选用基础课程素材,但要注重使用后的反思;骨干型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选择50%~80%的主题内容(如8个主题选4~6个),可以从选出的主题内容中选择50%~80%的活动内容(如小班一个主题中选5~8个活动内容),可以从选出的活动内容中选择50%~80%的环节进行实施,注重调整后的反思。

  措施三:分层评价对新教师(一年实习期)来说,可以先照着做,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但同时强调课程反思,旨在积累教学经验。对经验型教师来说,“阳光课程”的使用过程是边学边做,边做边想,进一步加强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不断关注与调整细节,能积累个性课例。对骨干型教师来说,使用过程中要带头做、带头想、带头给,能以积极的态度仔细地揣摩、分析、反思、调整、完善现有课程方案。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