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买学区房是否能进重点小学?

e度社区 2010-03-15 17:25:4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随着各地公办小学报名日期的临近,很多家长在e度教育社区发帖咨询交流幼升小择校的种种困惑。“我孩子的户口不在我们住的地方,能进小区划片的重点小学吗?”“孩子的户口在西城,但我们住在海淀,到底要不要回西城上小学呢?”“划片的小学不是重点,我们是否要择校?”“孩子明年上小学,现在买学区房还来得及吗?”为此,幼教网编辑整理了两个案例,大家一起看看过来人的建议!

  案例一:孩子的户口究竟几年才有效

  和很多从中心城区搬迁过来的居民一样,由于老房子尚未动迁等种种原因,家住西城的徐先生一家是典型的“人户分离”。孩子出生了,他也把孩子户口报在了那里,有一层考虑便是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孩子户口在那,将来回到中心城区读书还有希望。

  然而,孩子转眼要读幼儿园了。徐先生去小区对面的公办幼儿园咨询了一下,没想到,幼儿园规定,只能接收户口在本区的小朋友。这下,徐先生才意识到,户口的问题还蛮要紧。为此,他开始询问小学入学情况,邻居们说,其实小区不远的一所公办小学教学质量也不错。关键是,孩子不用每天长途奔波,耗费时间和体力。徐先生有些犹豫,是不是要把孩子的户口干脆迁过来。听说很多学校入学时会要求孩子的户口和监护人必须在一起,而且必须至少两年才有效,现在迁户口,是否还来得及?房产证在入学时能否作为就近入学的证明?

  政策微调确保公平

  “每年2月起,家长的咨询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中心城区一所知名公办小学校长坦言,自己也很无奈。同一学区内可能存在几所学校,对口不同的居委会,在保持居委会对口基本没有大变动的情况下,由于各校规模不同,区教育局通常会根据当年适龄入学学生人数,做出微调。这名校长告诉记者,有一年,由于一个居委会当年适龄儿童只有几人,所以,这个居委会第一次和该校对口。结果,前两年被分到别校的学生家长就找到学校,觉得“不公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家长争议的焦点,通常集中在中心城区传统“名校”。有家长为了孩子入学,不惜成本买“学区房”;有家长四处托人,希望把孩子户口迁至亲戚朋友家;有人人户分离多年,但也希望凭借“袋袋户口”回户籍所在地就读。如此一来,难免出现公办名校供求紧张的局面。为此,各区针对区内名校招生,制订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除了普遍规定孩子户口必须和监护人(至少父母一方)同住两年至三年,有的还由于当年适龄儿童较多,不得不规定同一居委会,只能马路一侧居民可以就读。

  “其实,我们也希望政策保持稳定,对家长和学校来说,都可以节省不少精力!”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这样的呼声。但是,也有校长觉得,有时候政策的调整,能起到积极的效果。有学校前几年招生时,一直遇到很多人户分离的“袋袋户口”,人数众多,甚至影响到真正住在附近的孩子入学。于是,该校规定,报名时必须户口本和房产证两证齐全。几年试行下来,“一刀切”的效果不错,减少了很多争执,也间接打消了一些家长牺牲孩子睡眠时间,让其长途跋涉来上学的念头。一所初中通常固定只是对口几所小学,一些住在学校隔壁的家长咨询,自己的孩子由于当年未被划到该校对口小学,现在是否仍有机会到该校读书呢?经过区教育局协调,该校允许这部分家长向教育局提出申请,酌情解决。

  案例二:一路之隔,为什么对口不同的学校

  姚女士的女儿樱樱已经在某公办小学读一年级了,但谈起去年为女儿入学问题操的心,姚女士仍记忆犹新。

  对于女儿的入学问题,姚女士一直没怎么担心,因为他们全家的户口一直在这儿。马路对面,就是一所公认的公办“名校”。好几个邻居的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

  没想到,去年女儿要读书了,居委会却告诉她,政策变了!她的孩子对口入学的只是一所普通小学。姚女士几次三番到学校沟通,希望老师可以给她破例,但是,学校也表示爱莫能助。“都怪我之前太笃定了,也没有为女儿找一所其他的学校托底,结果政策一变,我只有跟着走了。”姚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最想不通的是,朋友住在马路对面小区,一路之隔,他的孩子居然就顺顺当当进了这所名校就读!

  就近入学不是最近入学

  根据本市教育部门规定,只要是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或少年,便可在户籍所在地的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然而,“就近入学”未必“最近入学”。当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公办学校的资源配置状况和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分布和需求状况,确定辖区内公办学校招生入学范围和招生人数后,将由电脑派位,为每个孩子提供“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学额,可能是几所小学对口几个小区,也可能是几所小学对口几所中学。很多区县都采取了“电脑派位”的方式,这个过程完全是随机而公平的。

  老师建议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被分至你最满意的学校,切莫用你的情绪影响孩子。前文中提及的姚女士孩子入学后,她克服了自己的沮丧,配合老师培养孩子完成幼小衔接的过渡,同时,她提醒自己,寻找新学校的优点,说服自己逐渐喜欢这所学校。她发现,虽然女儿就读的学校很普通,但老师教学经验很丰富,又都挺负责,教风扎实,女儿的学习生涯顺利起步。“其实,再有名的学校,如果家校不配合,孩子也无法获得成功!”姚女士的心态,或许值得大家借鉴。

  在各房产中介公司,“学区房”的概念始终很热门,一些新楼盘干脆以此打出广告。然而,教育部门提醒家长,不要盲目相信广告的承诺。学校无权和房产商签订任何书面协议,所谓的“学区房”“对口XX名校”,也仅仅指该楼盘所在的居委会前几年的对口入学情况,一旦政策有调整,房产商不会负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