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带宝宝出游的准备功课(2)
应对:
1.如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可喂些含盐食物或米粥,补充液体流失;症状较轻时可服些肠道消炎药,如症状严重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2.如果孩子腹胀难受,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孩子的腹部,若仍无好转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TIPS:
搭乘飞机时,可能会产生耳鸣,吃东西或嚼口香糖或吞口水可消除耳鸣。
◆感冒
感冒是旅行中最可能发生的疾病,表现为流鼻涕、咽痛、咳嗽、鼻塞、发烧等。
预防:
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防止孩子受凉。
感冒后的处理:
1.如果出现感冒症状,应让孩子多休息,充足的休息和均衡的营养是治疗感冒的最佳途径。
2.保持室内清洁通风。
3.洗热水澡,保持身体温暖,用温水擦前额。
4.多喝温开水,服用维生素C,并酌情服用退烧、止痛、消炎药;若发烧超过24小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 意外伤害
出游时,孩子常常因为过于兴奋或放松而出现意外,如跌倒、扭伤等。爸爸妈妈还能做什么呢?
预防:
除了随时留意孩子的动向,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
应对:
1.扭伤:
孩子发生扭伤时,爸爸妈妈自己先不要惊慌,记得要在发生伤害的第一时间,对伤处进行冰敷(如无条件,冷水毛巾也可以),时间不超过1小时,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第二天,可以对局部进行热敷,这样可以减轻红肿,促进恢复。
2.擦伤:
如果伤口小而浅,仅擦破表皮,可用清水将较脏的创面冲洗干净,擦伤的创面不必包扎,但注意避免再沾上水、尘土及其他脏物,以防止创面感染。
如果伤口小、不流血,可及时用清水清洁伤面,由内向外旋擦洗去污物,涂红药水或紫药水(面部最好不涂紫药水)。
如果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必须先止血,把伤部抬高,立即送医院处理,必要时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抗菌素。
3.骨折或内伤:
孩子跌倒后,伤骨疼痛,须排除骨折的可能。另外,除了看得见的外伤,爸爸妈妈还要注意颅内及内脏有无损伤。如果孩子无法用言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病情,可以根据其神志和表情来判断:受伤后,孩子神情呆板,反应迟钝,或有呕吐、嗜睡、头晕、头痛,或呼吸动作不均匀、有间歇等,这些都表示病情严重,可能是颅内或内脏损伤,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TIPS:
特别提醒妈妈注意:出门在外,总有麻痹大意的时候,谨记“安全第一”,需要特别留意,避免孩子走失、烧伤、烫伤、溺水、误服药物或接触有毒化学品等的发生。
◆ 其他:
预防流行性传染病
如果在流感流行季节(如春节期间)外出,应事前进行预防接种;如果发现旅游地区有传染病,如水痘、麻疹等,应立即转移或终止旅游。
旅行必备小药袋
为了让全家人能够玩得尽兴、开心,有些东西一定要记得带上哦。
旅行用的小药袋中,应该有:抗过敏药、晕车药、止泻药、感冒药(成人和儿童用的都要备上)、止痛药、跌打油、邦迪、消毒棉球、面纸、鼻舒、人丹、风油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