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中关村四小校长刘可钦:且行且思享受教育(2)

中国教师报 2010-10-14 19:08:0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作为校长,我渴望一批教师的成长,要求老师们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孩子。而教师的工作是极具个性的创造性劳动,只有源于教师内心的认同,才能发生真正的变革。”刘可钦校长说。

  2005年7月,作为发起人之一,中关村四小加入了“中加澳三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比较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国内外一流教育家和一线教师聚集,共同开展研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教师成长的研究之路。刘可钦引导老师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伏下身子体察、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变化,关注自身的教学与教学效果、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帮助教师产生专业自信,形成教育的大智慧。因为有了这个和谐共生的平台,四小的老师们普遍感到“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中四小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滋养研究 营造开放包容环境

  现在,中关村四小的教师团队已经赢得很高的赞誉,其“清、正、雅、和”(心智清平、宽厚正直、宁静致远、和而不同)的风度和气质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刘可钦刚到中关村四小时,教师们基本上不发表意见,因为他们认为“校长说的都是对的”。但她坚持与教师形成对话,鼓励他们从怎样看某件事说起,再到有什么建议。

  “教育变革的力量最终来自于教师个人,而教师的积极性、责任心靠的是激发、关怀、引导与提升。”所以,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共同总结”的研讨会,每次大的活动结束后中层干部会带领教师们梳理活动的经验和不足。“每个人都要发言,尽量不要重复”,在这些活动中,每个人的想法都得到重视,教师的整体和系统思维的水平得到提高。

  “用团队的成长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这是刘可钦致力追寻的建构目标。她将老师组成了学科教研组、年级活动组、互动发展组、项目招募组等多种形式的工作团队,这样教师们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学校的评价体系也更多地指向团队,每学期组织评审会对申报评优的各类团队进行评审,奖励整个团队。

  几乎每周学校都会有国内外的校长、老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刘可钦总是把教师推到前台,分成教学研究、团队建设、学校管理、学生活动等小组,让老师们与来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每周例会上有30分钟的“且行且思”栏目,分享1~2名教师或一个研究小团队的最新经验,在与学校领导、专家、教师的对话、质疑、点评等互动中,实现经验的提升。尊重、包容、换位思考、机会均等逐渐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方式。

  在教师们心目中,睿智而富有亲和力的刘可钦是他们的知心姐姐:他们喜欢在搞活动时,找校长支个招儿;出现家庭矛盾或其他问题时,他们会在电子邮件里跟校长探讨。在一个开放、包容、支持性的组织环境中,每个教师都在积极尝试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也开始呈现出自主、探究、对话、交流的积极氛围。在这样一个友好、开放的共同体中,老师们的研究视角开始发生积极的转变,工作的热情得以激发,每天的工作也因丰富多彩而显得更有意义。

  受惠研究 助推学生自主发展

  “在持续的合作研究中,老师们的职业和专业状态发生着缓慢而深刻的变化,变得更加智慧。学生在老师的眼里变得更加生动可爱,更加具体真实。”刘可钦欣喜地看到,老师们把研究中的有效做法随时带到课堂中、带到教室里,尽最大可能让每个学生获得成长的机会,培养他们自主发展成为“负责任的未来世界公民”。

  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学校的班干部每学期都要轮换三分之二的学生,每学年大队干部也要补充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新面孔。在领导与被领导的角色对换中,他们可以体验合作、宽容、欣赏、责任、诚实、服务等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每周四下午图书馆的讲堂成为学生的“百家讲坛”,他们主动走上讲坛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特长、爱好等。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中关村四小的老师们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而是跟学生一起召开圆桌会议,讨论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问题与策略墙”就这样诞生了。“同学之间发生争执应该怎么办?”学生通过圆桌会议,得出了“各自退让一步”、“换位思考”、“找同学调解”、“寻求教师的帮助”等解决措施,然后把好的策略、好的学习行为概括提炼出来,制成小报张贴在教室的前面,用共同的约定规范自己的言行。

  学期初的圆桌会议,班主任组织学生一同讨论本班的学期发展目标。月度圆桌会议,老师带领学生反思一段时间以来的行为……“在这种民主的、对话的、协商的文化熏陶下,每个学生的独立性得以增强,培养出非常好的社会参与意识。”刘可钦介绍说,老师们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引导每个学生制定个人的学期发展目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获得做出决定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负责任的态度。

  “和平教育”的校本课程鲜明地体现着刘可钦的教育思想。四小力图通过班会、品德与社会课、主题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合作、交流、积极倾听、和平调解、化解冲突等等诸方面的能力,以及自尊、宽容、尊重人类的尊严和差异、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关怀、同情、生态意识等。

  刘可钦相信每一个人的成长最终会造就一所学校的卓越,而一个团队的成长将会更快实现这个梦想,这就是她的最大享受与快乐。

  在执着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刘可钦像一条“渐行渐宽”的河,在平和而从容的自我超越中,在真诚而宽厚的爱中,微笑着默默行走,矢志不移地追寻着做教师的幸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