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蝴蝶,走走看看》分享心得
导读:昨天看了《蝴蝶,走走看看》,呃,发觉为什么台湾妈妈的育儿书籍,更容易入我心呢?比如之前的朱天心。天啊,居然在网上找不到电子版,只能手敲了……可怜我的手啊。另外,有点长,有点不合时宜、不与时俱进。那么,说给有缘人听罢。
书摘之一:
蝴蝶两岁时,看完电视会自己关起来,跟我说:“妈妈,我不看电视了。”
我会问她:“那么,现在你想做什么呢?”其实我心里很想告诉她去看书。但总得忍住。我希望她知道她要做什么,而不是事事听我的安排。再说,万一她这时不想看书,只因为我的命令而去看,只怕会破坏了她将来对书的印象。我愈是在意的,总是愈加小心翼翼应对她们(耍心机)。
心得:
蝴蝶妈妈的引导超凡入圣,俺已经完全是引导派,而非指令派了,但还是做不到这样“无痕”的引导,有时候难免会有一些指令性或者导向性的言语,还要继续修炼啊!
心理感受,是一个很重要的东东。儿童天生都对简单粗暴的指令性言语缺乏耐心,更别说执行了。
书摘之二:
在忙碌又辛苦的生活里,大家都免不了说过几次像小女孩妈妈说过的那些情绪化的话,对孩子摆过无数次臭脸,当时不曾想太多,过后想起,也都会自圆其说那是一时脾气上来,并不是有意。偶尔一次,已经伤了孩子的心,若是在寻常生活里,天天要冒出几次这样的话,再要指望培养出一个体贴、和善、好脾气的孩子,只怕是不可能了。
妈妈时常对孩子、对这个世界生气,说“不”,当你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他也只能直觉地说“不”,至于妈妈要求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对孩子来说,再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心得:
曾经见过一个8岁的孩子,当时跟扑通一起在玩玩具,我跟他的妈妈在一旁聊天……扑通一门心思就是玩,但是那个孩子总是竖着耳朵在听,那个妈妈说话也不是很注意,什么内容都不避讳孩子,比如单位内的勾心斗角,比如站错队……
因为跟她们一起住了好几天,亲眼见了她们母子的相处方式。那个孩子的妈妈,脾气比较急躁,发了指令也很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孩子稍有怠慢,立刻喝问就如影随形……所以那个孩子,自己选择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很少。并且永远处于琢磨他妈妈是什么反应的状态中。
我想这再次可以归结为重要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大多数时候都在琢磨大人的反应,我这么做了,大人会怎样?我那么做了,大人会不会是另外一种反应?
几乎全部的心思都用在琢磨大人心理上了,就不会有太多时间,去思考和自主发展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了。
书摘之三:
人生是无法事先练习的。
全世界所有学制都设定六岁的孩子上小学,开始精深的语言学习、运笔书写,是考虑到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成熟度要到这个年纪才可能承担得起这学习的重量。两岁、三岁的孩子提早学这些拼音、算术也可以,但因为手眼协调能力不足,感知理解机能未成熟,学习备加吃力。过多的反复练习和背诵可以弥补理解能力的不足,让孩子表现出超乎年龄的学习成效,但是这个代价是孩子因此坏了学习兴致,失去了学习热情。
是不是要以这样的代价来换取一时的、表面的赢在起跑点,值得所有父母深思哪!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只要有人存在,竞争便无可避免。我们永远无法帮孩子选择竞争对手,当然也无从料敌先机。所有的竞争,应该由自己开始。你可能输给别人,也可能赢别人。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也愿意尽力,然后,可以接受跟别人的输赢,始终不看轻自己,或者过度放大自己,这便是赢——赢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生。
心得:
扑通已经在学奥数了……就目前来说,他接受容易,饶有兴趣。但我时时还是在担心,是不是拔苗助长了呢?我也担心,习惯于抢跑,以后面对真正的竞争,是不是就没有能力和勇气面对了呢?
看了上面这段,不由得想,要是台湾有这样严苛的小升初,蝴蝶妈妈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