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动画片是怎样伤害孩子身心的

网络 2015-04-17 14:41:06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动画片是每个人童年的伙伴。有的动画片能让孩子增长知识、学习做人道理,可有的却可能阻碍孩子心理发育,损害视觉和听觉。本期,国家卫生计生委早期教育专家蔡景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学东、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项奕,共同为家长指出动画片里的视听安全。

色彩 鲜艳跳跃毁视力

  动画片的色彩和画面变幻速度会影响孩子视力和视神经发育。首先,为吸引儿童,动画片往往使用鲜艳的颜色、跳动的画面。项奕和吴学东都告诉记者,色彩过于鲜艳、对比度太强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长时间观看,会对孩子的视力和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画面频繁变化会引起视觉疲劳。日本动画片《口袋妖怪》第38集快结束的4秒钟内,以强烈的连续红、蓝、白、黑四色闪光制造爆炸效果,造成一万名观众发生昏厥、呕吐、抽筋、头痛、暂时性失明等轻重不一的症状,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大多数动画片每6秒就变换一次画面,超出了幼儿视神经系统的承受 能力。研究人员观察发现,常看动画片的孩子容易急躁和神经质。

  要想保护孩子的眼睛,家长不妨试试下面的4招。1.让孩子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看电视,离电视机的距离一定要在两米以上,电视屏幕越大,观看距离应该越远。2.若出现不适,告诉孩子先用手盖住一边的眼睛,再慢慢将双眼闭上。3.孩子看电视时,家长可与他交流,分散注意力,使其不连续盯着屏幕。4.连 续观看时间不超过15分钟,若发现孩子出现不适,应让他到窗口或阳台上放松一下。

情节 转换太快伤记忆

  优秀的动画片情节紧凑、合理,寓教于乐,带给孩子一种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新奇感受,还提供社会和自我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孩子学会分辨善与恶、好与坏等。但动画片情节太快、过于消极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

  首先,一些情节转换过快的动画片对5~6岁的低龄幼儿有一定影响。人的认知形成往往在交互条件下才会得到良性发展,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对大脑形成鲜活的刺激。但电视是单向的交流,不会给孩子回应,会使幼儿产生一种依赖,觉得无需动脑,很省事省心,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恃物情结,影响孩子的认知 发展。

  其次,快情节损害记忆力。美国弗吉尼亚州大学研究发现,美国热播动画片《海绵宝宝》每11秒就变幻一次的快情节会影响幼儿集中精力,解决逻辑难题的能力,危害短期记忆力。蔡景昆说,五六岁以下的低龄孩子尚未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如果画面变幻频繁,孩子就很难对各场景形成记忆,前后联系不起来,就像 成人不断背诵新东西,导致心理狂躁。

  再次,动画片会阻碍孩子培养专注力。幼儿适应了电视强烈的声光影刺激,就很难再把注意力集中到书上,甚至造成学习障碍。英国研究发现,超过80%的儿童因为看电视导致注意力难集中。蔡景昆告诉记者,这都是恃物情结导致的。

  最后,动画片的情节还可能束缚孩子的思维。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听老师讲白雪公主的故事,一组看白雪公主动画片,之 后让两组孩子画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结果,听故事的孩子会赋予白雪公主不同的形象、装束和表情;看动画片的孩子,画出的白雪公主全都一模一样。

  总之,好的动画片要看情节,像国内外经典动画片《黑猫警长》、《大闹天宫》、《猫和老鼠》、《巴巴爸爸》等都不错,而《蜡笔小新》、《海绵宝 宝》之类的动画片可能会对孩子的思维、认知产生不良影响。当然,好的动画片不一定每个情节都好,比如《黑猫警长》中的食猴鹰,长相可怕,给不少80后留下 阴影;《哪吒闹海》中有自刎情节,可能引发模仿等。这需要家长的合理引导。

言行 暴力肮脏受模仿

  很多人认为,动画片里面的对话能帮孩子学习语言,甚至有家长购买英文动画片,希望孩子能学会说英语。但语言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与人的直接交 流,而非电视中的单向语言。孩子学说话,除了语言本身,还需感受声调、表情、说话节奏和身体语言等,这些通过动画片是无法获得的。

  还有一些动画片情节消极、负面,比如热播的《熊出没》,充斥乱砍滥伐等非法行为,各种打斗暴力行为等,仅10多分钟就出现20多句脏话,让不少孩子学会“见鬼”、“臭狗熊”、“去死”、“笨蛋”等不雅词语。更有甚者,国内有孩子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用锅烤活羊的情节,将小伙伴烧伤。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语言环境不纯净,就会给他们一个学习源。孩子的辨别能力又差,学到这些脏话、暴力行为,会在生活中运用,周围人会产生激烈的回应,强化了孩子对此的运用。

  相比之下,大多数欧美动画影视公司有明确的受众年龄定位,专门针对幼儿的动画片会严格控制与暴力相关的道具、动作和画面。而国内目前没有这么详细的规定,要靠爸爸妈妈的“火眼金睛”来鉴定。家长最好陪孩子一起看电视,评论与分享动画片。通过与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并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解释,引导孩子 正确分辨理想与现实。

音效 尖利刺耳引狂躁

  许多家长认为,让孩子看动画片可以“磨耳朵”,尤其是英文动画对提高孩子英语学习兴趣特别有帮助。但幼儿期是感觉发育的快速期,这时孩子柔嫩的器官对有害的视、听觉刺激敏感性比较高,所以应尽量避免孩子长时间或近距离看电视,同时电视的音量也不要过高。


  音效的类型对孩子听力和身心发育影响也很大。比如一些机械的声音、打打杀杀的声音等,非常刺耳,比如《熊出没》中砍伐树木的声音、《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红太狼用平底锅打灰太狼的声音,成年人听了都很难受,对孩子听力的影响可想而知,甚至会诱发孩子产生狂躁情绪。

  因此,家长给孩子选择动画片时,声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以选择《狮子王》、《天空之城》、《泰山》、《海底总动员》等画面精美,配音、音 乐令人陶醉,充满亲情、赞扬善良的作品,有好的价值观的体现。吴学东的孩子小时候也爱看动画片,但他认为要控制适度,以免牺牲孩子的视听觉发育和心理发 展。

  看电视小贴士

  1.美国儿科学会指出,2岁以下的幼儿最好别看动画片。

  2.孩子连续观看动画片不要超过15分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要控制在45分钟以内。

  3.睡前最好不要让孩子看动画片,以免影响睡眠。躺着看电视、吃饭时看电视等都要避免。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