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校服诸多问题频遭吐槽

互联网 2015-09-22 16:43:5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校服是特殊的商品,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市场。长期以来,校服的外观、安全、价格等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和“吐槽”的对象。
 
今年早些时候,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4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构建了我国中小学校服管理的制度体系。《意见》的出台,是否为我国校服生产、采购、使用各环节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破解之道?怎样才能让学生穿上既舒心又放心的校服?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装备研究人员、中小学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
 
学生穿校服,是否应该?
 
学生穿校服,似乎天经地义,这也是人们讨论所有有关校服问题的基本设定。可问题是,为什么要穿校服?
 
“校服能够规范学生行为。校服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符号,通过创设一种环境氛围,可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陶冶学生。学生穿上校服,就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约束,就会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纪律,注意言行,维护自身和学校形象。”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张又伟说。
 
上世纪90年代,美国长滩学区在实施校服政策后,第二年其校园犯罪率、打架事件有了明显下降。美国教育部当年的报告认为,校服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学校安全状况和学习环境。
 
“作为一名家长,我认为中小学应大力提倡学生穿校服。”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二(5)班张琪佳的爸爸张鹏表示,穿校服有利于校园的整洁,避免异样的色彩干扰孩子课堂上的注意力,还能避免穿着上的攀比,减少学生因家庭贫富不均而产生的歧视与偏见现象。
 
北京市十八中学教师刘静认为,校服更是一种校园文化载体。它的魅力,在于全校学生统一格调、类型、着装,表现和谐、和美、和韵。辽宁省教育装备中心主任肖京同样认为,中小学校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内外一道移动的亮丽风景、一组流动的文化符号和一股舞动的青春风尚。
 
“校服可以直接反映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办学理念。通过统一着装的校服,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荣誉意识、审美意识等。”江苏省泰州中学殷荣安说。
 
校服难看,怎么破解?
 
校服不好看、不时髦、缺乏个性,一直为人们所“吐槽”。这些穿在广大青少年学生身上的校服,为什么就不能做得漂亮一些呢?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505个受访者当中,82.6%的受访者穿过宽松运动式校服,51.2%的受访者直言这样的校服“丑”。过半的受访者认为,宽松的运动式校服让学生缺乏青春朝气和自信,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东升认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是校服用户的代言人和选购指导方,必须加强对采购单位指导,不得违反市场原则采取“定点”、“定商标”等方式干涉交易。教育、质监、工商部门还要严查对本地校服生产企业进行地方保护的行为,充分保障校服市场公平。
 
“还要发挥政府定向调控职能,对家庭贫困学生、革命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儿童等,采取多种措施无偿提供校服。有条件的地区,可由地方政府向中小学生无偿配发校服,并优先配发给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陈东升说。
 
徐攀认为,中小学生身体发育较快,校服更新换代也较快,为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努力降低资源能耗,减少家长重复支出,应鼓励各地探索校服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回收利用机制。而礼服式校服,则可采用学校统一购买供学生循环使用的模式,以节省支出。
 
校长说
 
校长莫在校服管理上“偷懒”
 
■李桂强
 
作为中小学生穿着的服装,校服除了一般服装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外,还应该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教育功能。如,校服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代表着规范,体现着身份平等,意味着秩序和纪律等。
 
作为校长,我当然想把校服从推动学校文化建设进而实现学校教育理念的高度来考量,但现实中却遭遇到诸多尴尬。譬如说校服的款式和质量问题,“毒校服”挑战的是法律的底线,“丑校服”则是对大众审美情趣的不恭。现实中没有哪位学生愿意穿上“丑校服”,更没有哪个学校愿意让学生穿上“丑校服”,但是现实中为什么还会出现“千校一面”、“千人一款”甚至是“丑校服”的现象呢?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与地方保护主义有关。在我国,校服行业的兴起也就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其市场准入、管理体制等方面有其天生的盲点,这就为地方保护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近年来,随着社会民主与法制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采购单位指导,但违反市场原则采取“定点”、“定商标”等方式,对本地校服生产厂家进行地方保护的行为依然存在,去除地方保护“壁垒”对于校服行业而言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切实加快法治建设步伐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二是与市场经济的本质有关。目前,全国各地普遍采用由学校代收费直接向生产厂家采购的模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凸显学校特色。要想实现“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理念,校服设计费用可能要提高,即便学校加强校服采购公示,向学生和家长公示中标企业、校服质量标准、采购流程、采购价格等方式,也很难将校服的价格降下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决定了校服生产厂家最终必然要追逐利润最大化。一所规模稍大一点儿的中小学校。学生总人数也就2000人左右,从“我的校服我做主”的理念出发,校服生产厂家很难进行规模化的批量生产,那么其单件校服的生产成本就很难降下来,“物美”和“价廉”很难两全。针对这一难题,可否借鉴政府补贴家电行业、农机系列产品的模式,也对学校或校服生产厂家进行一定的补贴?
 
三是与极少数学校的“懒政”有关。当下,教育“懒政”不同程度存在于各级各类学校。如,多年以来,在中国的校园里,“校服=运动服”,似乎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运动服”≠“丑校服”)。如此简单操作,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极大伤害。“懒政”的表现是处理问题简单化、随意化,其深层原因是少数学校不敢担当、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在校服管理工作上,学校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责任,做好学校应该做好的事情。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