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穿越600年教育长河的府学胡同小学

幼教网 2016-07-29 13:37:1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敷礼明论”是府学胡同小学一个展室的名称,意思是弘扬礼仪,教化人伦。

  飞檐翘角,朱漆大门,两重楹联……寻常过客难免会将这里误认作王府、宗庙,但从里面传出来的阵阵读书声道出了这里的学校身份。

  这所坐落在古风庭院中的府学胡同小学有着647年的历史积淀,称得上是北京“资格”最老的小学。府学出土的碑文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元朝末年,明朝大将徐达攻打元大都,府学原址是一座名为报恩寺的寺庙,庙中的和尚听说明朝军队规定不能进入孔庙,慌忙中把一尊孔子像立于门口,寺庙得以保全。明定都北京后,这“假孔庙”便成了官学,命名大兴县学,后改名为顺天府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左翼八旗小学堂,1947年为北平市内三区中心小学,1958年改为现名。

  “记忆中的母校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这是1954年转学到府学胡同小学的张爱民在《府学小学阳光育蕾》的回忆文中,对学校风貌的美好回忆。府学小学其庙(大成殿)、堂(明伦堂)、阁(奎星阁)、祠(文天祥祠)四位一体的传统文化建筑在中国都是不多见的,至今还作为学校使用恐怕就更少了。不仅如此,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府学小学也一直十分重视。在老校友的回忆里,“学校重视传统知识的教学,专门开设了大字课,每周两节。当时同学们都备有一个小布口袋,里面装有墨、砚台、毛笔和涮笔的小缸子,挂在书包旁边。书法学习先从基础学起,老师要求我们反复练习横竖撇捺,填充空心字,临摹红模子,最后才在米字格本上书写”。这样的课程设置一直保留至今。

  “尚学问,知无限,贵以恒,勇登攀……”这是府学自己编写的学生三字歌。时至今日,府学胡同小学的孩子们更是一个个化身成为了温文尔雅的“小书生”。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安排,一二年级进行《弟子规》的学习,三四年级开设《笠翁对韵》课程,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则要接触内涵更加深入的《论语》知识。除了传统经典诵读以外,“琴棋书画”以及茶艺也都进入国学课程当中。“高山流水”、“玉液移壶”、“关公巡城”……茶壶、茶盏在孩子们的手里,变得格外灵动。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