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现代信息技术于幼儿数学探究活动中(2)
中,以游戏的心情进行学习,更有利于要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的幼儿即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可逆思维,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个幼儿都能尝试成功,从而是他们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的内驱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幼儿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幼儿实现《纲要》精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幼儿足够的思维空间,延伸幼儿的学习空间,给幼儿探索的机会,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养成多维多向思考的好习惯。
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每讲一个新概念,可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出课件,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动脑筋总结规律,自然而然轻松地获取知识。
如在教幼儿三个或三个以上物体间比较轻重时,先让幼儿明确比较是在两个物体之间,根据一些属性建立一种关系过程。再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次点击出现狮、虎、熊猫玩翘翘板的画面,教师引导幼儿分别观察比较二组动物玩跷跷板的不同之处1、狮、虎玩时的样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狮把翘翘板压在地上,虎却翘得高高的,狮比虎重)2、虎又与谁比了,怎么样了?点击(虎与熊比,虎比熊重)画面。3、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比一比,狮比虎重,虎比熊猫重,那么狮、熊猫谁轻、谁重?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认真地观察思考并连续进行比较推理判断,推出“狮比熊猫重”。随即教师又翻开熊猫与狗一样重的画面,再继续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狮与狗熊谁轻谁重。假设狮子用A表示,虎用B表示,熊猫用C表示,狗熊用D表示。幼儿自然而然地迁移到:“如果“A比B重,B比C重,那么A比C重”;如果“A比B重,B比C重,C,D一样重,那么A比D重”的概念。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形成一套规律性知识,而且又使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
又如:教幼儿“认识多、少、一样多”的数概念,教师设计了《拔河》的游戏课件,有红、黄两队,请幼儿判断能否比赛,幼儿凭着以往的经验说出红队5人,黄队6人不能开始比赛,教师追问原因,幼儿回答说,黄队比红队多1个人。(这时电脑中不停地闪动黄队多出的那1个人,幼儿清楚地看到这个没有“一一对应”)幼儿回答的正是数学中“一一对应”的思想,教师顺势讲解了“一样多”的意思。达到了顺利突破难点的目的。如果媒体介入过早,幼儿就少了一次思维训练的机会,这不仅违反了认知规律,还抑制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是探究性的学习,每一位幼儿都是发现者、创造者。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幼儿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探究数学知识、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实践证明,只有培养幼儿能够驾御信息技术工具,才能够享有信息时代和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培养幼儿具备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这样既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数学知识,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探究的能力,又能使幼儿从小认识接触先进的科技手段,逐步学会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接受科技的挑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让我们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大踏步前进,努力去开创素质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