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高高兴兴学舞蹈(2)

幼教网 2017-10-12 18:03:53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非“启发式”,效果是事倍功半的。更甚者会造成幼儿出现畏难、消极的情绪,影响排练效果。所以我们何不尝试放下包袱,怀着童心进行舞蹈的教学排练活动呢!

  在排练过程中,教师要以启发式形象化的语言,结合正确、形象有感情的示范动作,让幼儿不自觉的投入到舞蹈的意境中,产生愉快的联想和想象心理过程,高高兴兴的跟着学。

  但我们都知道,在排练过程中一定会有部分动作需要纠正或者跳不整齐需要反复练习。这时候如果我们只会大声斥责幼儿,反而让幼儿心理蒙上阴影,怎么也做不好。我们试着从幼儿的心理角度出发,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可以用优化的教学方法:赏乐---人情法;参与---动情法;设情---激情法,引导幼儿产生情感效应。例如:在反复练习盘腿这一难度较高的动作时,孩子们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消极的情绪。这时我尝试设计情景性的语言:“我们来看看谁能做孙悟空,能把“金刚棒”(腿)挥动得最直最高。”孩子们在激情法的引导下都表现出跃跃欲试的表情,于是我们便在高高兴兴的比赛中完成了练习。而有的动作幼儿在反复感知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老师稍微辅导一下即可。对一些最基本的动作,最关键的技能,无师自通的部分,老师要扎扎实实的教,手把手的定位。采用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幼儿去发现,促进幼儿多思考,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还可以以探索发现法启发幼儿掌握舞蹈中较困难的部分。例如:在排练《脑顽童》中,要求在音乐结束两拍后幼儿才能接下一组动作,可孩子们老是掌握不了这两拍空拍,于是我尝试用“探索发现法”,启发幼儿自己去发掘一句刚好是两拍的小口号,孩子们都很踊跃的尝试填入适合的语句;好象“噼啪隆叮咚”、“齐天大圣孙悟空”等等。而通过激励幼儿发现、相信幼儿发现、尊重幼儿发现、理解幼儿发现,他们在练习到这一部分时,不再觉得枯燥,而是高高兴兴的在心中念“咒语”,动作整齐合一。正如日本的音乐教育家铃木教授说:“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与教育的结果,重要的是循循善诱,耐心地创造条件,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发展,这取决于教育方法如何!”说到底,舞蹈教学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三)表演时要激发童真

  幼儿舞蹈教学,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艺术熏陶,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要重视培养过程,而不应该强调结果。要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发展能力,掌握一定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后,感到快乐,提高兴趣,又促进了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幼儿到了真正表演时,老师要注意平复幼儿的紧张情绪。老师本人要以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幼儿。教师本人兴致勃勃,幼儿才能精神饱满,使幼儿沉浸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着音乐的美。如果在幼儿表演前老师还在那唠叨每一个动作的要求,这无疑是在怀疑表演者的能力,孩子们只会更紧张。所以我建议在表演前只能不断鼓励幼儿,拿幼儿感兴趣的东西来提一、两点的要求。例如:拿一个小啫哩,鼓励幼儿说:“看看等一下表演的时候谁的眼睛能象它一样瞪得圆圆的、大大的,我就把它送给那位小朋友,好吗?”小朋友听了都很受鼓励。有了表演欲望,孩子们就能表演出好的作品来。

  诚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排练和表演,孩子们的性格同入园前比较,进步极其显著,特别是爱问、爱动脑、喜欢表演、创编,遇到困难自己解决,坚持性、合作、交往、文明行为、自信心、注意听、大胆,进步特别大。

  有趣的舞蹈教学,是让幼儿高高兴兴舞蹈的前提。而幼儿有了表演欲望,才能发挥创造性,才能投入的表演,做到童真、童趣,舞蹈作品才会有闪光点,才能感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