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小孩子的情商培养方法(2)

画啦啦少儿美术 2018-05-28 16:39:0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3位妈妈代表了3种育儿态度,不同的育儿态度影响着孩子的情商高下。

  晨晨妈是典型的强硬派,对孩子严格要求,摆事实讲道理,虽然句句都在理,却无奈孩子不肯听。随着妈妈的态度越来越简单粗暴,孩子也认定妈妈不理解自己,母子俩冲突越来越多。

  小睿妈善于取巧,面对问题很少从正面解决,总是利用孩子的特点,撩拨孩子的嫉妒心、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假装妥协,来诱导孩子完成任务。这种做法对付小宝宝很有效,可随着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越来越强,妈妈的小把戏很容易就被看穿,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东西——信任受到严重影响。

  琳琳妈善于共情,遇事能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她肯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帮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还帮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有这样一位高情商的妈妈,难怪琳琳那么“好带”。

  高情商孩子是怎么养成的

  3岁以下的孩子,大脑皮质中的神经回路没有发育完全,不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这个阶段,父母通过语言和神态给与孩子的感受,影响着孩子脑神经回路的发育方向。可以说,情绪是天生的,情商是我们帮孩子养成的。

  培养孩子的情商,要先正确看待孩子的情绪。他们不是在用情绪跟爸妈对抗,而是在用情绪跟爸妈沟通。当孩子发脾气时,他不是来烦我们的,而是来向我们寻求帮助的。

  1

  孩子乱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了,别急,我们可以先试着帮孩子为他的情绪命名,“你觉得这样待着不舒服是吗?”“刚才爸爸把你的玩具拿走了,所以你不高兴了是吗?”在这种引导下,孩子会慢慢理解自己的情绪:“对,我就是因为这个觉得不高兴。”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理解和接受,他会慢慢平静下来。反之,如果我们用发脾气来应对孩子的情绪,孩子只会觉得大人没弄懂自己的想法,那他会继续发脾气,直到我们懂他的意思。

  如果孩子已经会说话,我们还可以请他试着说说自己的感受,给他表达情绪的权利。先处理好孩子的心情,再去处理事情。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孩子不发脾气,而是让孩子不乱发脾气。

  2

  孩子不自信?

  现在流行“赏识教育”,不停表扬孩子,其实,盲目表扬、从不批评,容易让孩子自大,受挫后转而自卑。表扬与批评都需要,但要掌握正确的方式。

  孩子在幼儿园得到了小红花,回到家,爸妈可能会说:“你好棒!好聪明!”这种空泛的表扬不能强化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认识,我们不如问问宝宝做了什么事受到特别奖励?如果是因为帮助了小朋友,那我们可以说,太好了,你喜欢帮助别人,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这有利于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当他认为自己是乐于助人的,他就会继续去帮助别人。

  如果孩子跟小朋友玩耍时起了冲突,把小朋友推倒了,妈妈要说的不是“你怎么这么暴力啊”,而是“宝宝,你伸手去推小朋友,这是不对的,小朋友会受伤,下次碰到这种情况,你不要推人家,你可以告诉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批评,能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的哪种行为是不对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妈妈生气不是因为不喜欢自己,而是因为不喜欢自己刚才做的事。这种认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和安全感。

  3

  孩子自控力差?

  当孩子连哭带闹要买东西时,晨晨妈对孩子采取不在乎也不理睬的态度。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情绪是不对的,在这状态下长大的孩子,习惯于压抑和忽视情绪,既不会表达自己的心情,也不会注意到旁人心情如何。

  小睿妈对孩子的不满一味安抚妥协,没有帮孩子学会在什么情况下要怎么做,也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而且无原则的妥协最容易养成没有自控力的孩子。

  只有琳琳妈做到了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为孩子设立规矩。而且她很明智地为孩子提供了其他选择:读故事或荡秋千。4岁以下的孩子自控力很弱,即使知道应该怎么做,也还是会很难过。这种“二选一”的做法让孩子重新掌握了主动权,也是帮孩子进行自控力训练的一个好方法。

  你有必要为孩子的情商感到焦虑吗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情商力发展目标不同。

  0~2岁的孩子,需要父母通过安抚帮助自己认识和理解情绪,进而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2~3岁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助自己在理解各种情绪的同时融入周围环境,能与不认识的人坦然相处。

  3~4岁的孩子需要开始培养自信、独立、共情能力。4~5岁的孩子需要增强抗挫能力和自控能力。5~6岁的孩子需要建立起合作精神和乐观心态。

  我们不必为小孩子不具备大孩子的情商力而焦虑。在他成长的每一天里,好好同他讲话,你一定可以帮他养成自己的情商力。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