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自然科学教育思考(2)
(2)父母尽可能的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在满足留守儿童物质需求上,更加注重“精神抚养”。父母通过电话等方式跟孩子保持联系,适量的阅读、玩耍等将有助于改善留守儿童的“烦乱度”和“迷茫度”,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指标。[3]父母要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加对孩子学习的重视。
2.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以学校加强关注自然科学教学为重心,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效地学习工具,配备专业的教师。
(1)学校改革绩效考核制度,老师创新教育方式。把自然科学作为老师教学质量综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增强老师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度,并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通过实验操作理性思考,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
(2)老师做留守儿童与父母间沟通的桥梁。老师应多找留守儿童交谈,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学校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有效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而且也应有意识地在学校、社会和临时监护人间形成共识。[4]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并培养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对自然科学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变。
3.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以政府积极协调教育资源为重点,提供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应着力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遏制“马太效应”的进一步恶化。农村留守儿童是受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保障他们受教育权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所在[5]:
(1)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农村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促进小城镇投资环境的改善,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附近地区就业率不断提高。[6]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根源问题的关键。
(2)政府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合理调配教师资源。在政策方面鼓励、支持、引导青年教师走向农村学校;完善保护留守儿童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的权利;聘用志愿者入户帮扶,鼓励、辅导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
(3)重点投资建设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凯西模型认为,办学条件的好坏对学生的行为和成就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7]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投入,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城乡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适当时可向农村学校倾斜,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添置实验室、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创造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和开阔视野的条件,从而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自然科学的良好环境。
四、结语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比重较大,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问题意义重大。建立以家庭重视自然科学教育为起点,以学校加强关注自然科学教学为重心,政府积极协调教育资源为重点,努力构建家庭、学校和政府三者相结合的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并协调家庭、学校和政府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