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浅谈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索策略

幼教网 2018-07-09 15:59:2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摘要: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经过同化、顺应机制而建构起来的经验体系。幼儿的学习必须成为幼儿主动探索、自我思考、观察比较、提问讨论的过程。教师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他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幼儿主动参与的活动,是幼儿发展的源泉和中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发现问题是幼儿进行探索的先决条件。发现问题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这有利于引发幼儿深入探索的内在动机,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形成问题意识。

  关键词:认知自主 引导

  现代教育活动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经过同化、顺应机制而建构起来的经验体系。幼儿的学习必须成为幼儿主动探索、自我思考、观察比较、提问讨论的过程。教师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他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幼儿主动参与的活动,是幼儿发展的源泉和中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发展幼儿自主探索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引导质量,因此,教师在科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的策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帮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幼儿进行探索的先决条件。发现问题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这有利于引发幼儿深入探索的内在动机,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形成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内在机制就是认知发生冲突,即产生疑问,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策略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以使幼儿发现问题。

  1.提供给幼儿适度新颖的现象

  当幼儿面对未知现象时,输入头脑中的新信息,幼儿会对此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教师为幼儿提供的事物或现象要具有适度新颖性。例如:在“它们溶于水”活动中,幼儿已经具有了有关糖和盐的一些经验,而它们的溶解现象是幼儿未知的因此教师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拿一些塑料制品、铁制品等,让幼儿把它们都放入水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看到了新奇的现象,很容易就被发现“糖和盐怎么不见了”这个问题。

  2.提供给幼儿与原有经验相矛盾的现象

  幼儿已有的经验是探索、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点,与所需解决问题之间的潜在距离将构成幼儿的问题冲突。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知识固着点,知识固着点与所解决问题的潜在距离的大小,会影响幼儿自主探索活动的难易程度。有效的探究应该基于幼儿原有的经验,而又高于幼儿原有的经验。例如:在“沉与浮”活动中,经过探索,幼儿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重的东西会沉下去,轻的东西会浮起来。教师提供海绵上加铁钉、泡沫上加纽扣,幼儿探索时发现铁钉、纽扣也浮在水面上,这一现象与幼儿原有经验相矛盾,继而幼儿通过实验自主地发现“重的东西加上适当的辅助材料也能浮于水面”这个问题。

  二、设置矛盾,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幼儿发现问题之后就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看作是假设阶段,但是由于假设是一个思维内化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很难独立完成,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采取设置矛盾这个策略,帮助幼儿运用初步的逻辑推理进行假设或猜想。

  1.提出矛盾性的问题

  教师提出矛盾性的问题,并让幼儿尽情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思考。可以让幼儿自主动脑、动手、学习表达想法,与别人分享。也从别人的想法中得到新的思考方向。例如:在“小白兔要搬家”活动中,教师提出矛盾性的问题:“小白兔要搬家了,可是商店里的东西太多,它没车,只有塑料袋、绳子、小篮子等工具,你们能帮助小白兔想想办法吗?”这是教师运用提出矛盾性的问题,让幼儿主动思考用什么工具搬物品 能既快又省力。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