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2)

幼教网 2018-07-17 10:50:5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四、环境的创设要与一日生活相结合

  教育家陈鹤琴主张“生活即教育”。即“用生活来教育,教育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例如:在“国庆”长假之后,孩子来到幼儿园,互相说着自己去游玩的地方,我适时地启发幼儿,你们都去什么地方游玩了?都玩了些什么?启发幼儿讨论丰富主题活动。例如蒋添宇小朋友说:“我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了。朱欣语说:“我去看常州恐龙园了,里面的恐龙可多了”……然后又动员孩子们把去游玩的照片带来装饰墙面。瞧:孩子们外出游玩的笑脸多灿烂,这样一组生动的墙饰便应运而生。

  在一次散步时,孩子们看见了桑树问我:“老师,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呀?”我告诉他们那是桑树,以后会结出好吃的桑椹,而桑叶是蚕宝宝的食物,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对蚕宝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歪着脑袋问我:“蚕宝宝是什么样的?”于是我便在自然角准备了蚕宝宝让孩子们相互观察、欣赏,他们总抢着喂蚕宝宝,有的孩子问:“老师,蚕宝宝长胖了吗?”“老师,蚕宝宝会变成什么样呢?”“难道它吃了桑叶会变

  身?”“蚕宝宝吃了湿的桑叶为什么会拉肚子?”,孩子们围在一起对蚕宝宝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发现幼儿生成的这一问题十分有价值,动物是幼儿生活中十分熟悉、接触频繁的,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蚕宝宝却日渐变少。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在自然角里多放了一些蚕宝宝,还和幼儿一起定时观察蚕宝宝的变化,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以孩子们说我画图的形式记录。一时间里,整个教室就像个“科学观察室”,教师以欣赏的态度和幼儿一起观察,关注幼儿的提问,让幼儿积极讨论,发表意见,把个别幼儿的兴趣引伸为大家的兴趣,让幼儿对进一步探索“动物”产生了兴趣。

  五、环境的创设要与家园合作相结合

  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家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才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变家长观赏为家长参与。如小班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活动中,我利用“三八”节在班级展开了“我爱妈妈——爱心贺卡”活动,提倡家长通过自己收集的材料制作爱心贺卡,充分发挥家长的聪明才智,通过她们的精心设计、巧妙制作,一份份精美的爱心和卡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让孩子试着讲述和妈妈一起制作的过程,用到哪些材料,表达想对辛勤、可爱的妈妈想说的话,把这些满载着爱的贺卡展示在主题区域中,布置成一道独特的主题墙饰。每每孩子经过,都会指着上面自豪地说:“这是我妈妈做的,可漂亮啦!”

  又如在“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将家长提供记录孩子成长的照片展示在主题墙上,孩子们在不停地介绍:“这个是我,那时候我还只会爬,不会自己走路”、“那个拿着奶瓶的是我”------,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述着、讨论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将幼儿作为主题墙布置的主体,这种环境记录是家长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不仅反映了幼儿的学习成果,也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过程,恰恰是家园共育的好机会。

  总之,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幼儿的需要。环境的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的需要,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并通过幼儿的大脑和双手,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幼儿真正地参与环境创设中来,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