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家庭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何影响(2)

幼教网 2018-09-07 15:20:16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人们认为,家庭破裂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其实不然,罪魁祸首是父母教育意见不一臻。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比非独生子女的情况更为严重。特别是当孩子犯有错误时,常常会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爸爸批评,妈妈打圆场”等现象,甚至还会因子女教育意见不一致而引发一场“二人大战”。家庭步调不一致,这样无形中削弱了父母的威信,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制造了温床。如此下去,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二)言传身教相结合。

  父母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儿童年龄的接受程序,将言教和身教相结合,循循善诱,从而可以由无意识的模仿到有意识的模仿。无身教的言教是没有力度的,是不具体的;无言教的身教也是不充分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用爱心来培育孩子,用细心去照顾孩子。孩子倘若是一张白纸,父母若不注意,很容易将不良习气传给孩子,在白纸上留下污点。父母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将言传身教相结合,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坚持人格的平等。

  平等是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基础。“蹲下来,与孩子平视”,是每个父母和孩子沟通交流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好家庭中,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兴趣和自尊心,不能忽视孩子的地位,不能轻视、压制孩子的正确意见,更不能侮辱、体罚孩子,而应该把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并且与其探讨家里的各种琐事,对的就采纳,错则加以引导,使孩子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保持家庭成员的人格平等,彼此之间才不会产生心理隔阂。

  (四)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

  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尊重与要求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依存性”——即10与1之比。也就是说,要在10倍地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要求之。

  爱是父母的天性,也是教育的基础。家长通过无私的爱去感化孩子。他们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对其进行教育,既不拔苗助长,也不放任自流;既不一味地溺爱、放纵孩子,也不过分地限制、压迫孩子,而是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爱。只有将感情与理智相结合地施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否则会造成孩子心理障碍。

  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严格的要求是认真有效的教育。但严格要求不等于过度苛刻、不合理的要求,而是从教育目标出发,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倘若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便会使他们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而走向自卑。因此,千万别硬性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要求,注意给孩子减轻过重的精神压力。

  综上所述: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愿所有的为孩子父母的人都应尽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成长为身心健康的社会成员作出应有的贡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