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幼儿园渗透式社会领域教育的实施(2)

幼教网 2018-09-13 15:07:2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5.社会教育在主题活动中的渗透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按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选取某个主题,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探索、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获得有关该主题的完整经验,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的活动过程。主题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力求保证幼儿教育的生活化和完整性。社会领域的教育不能与其他领域教育分割,它是一个综合领域,避免单纯的学科本位教育现象,社会领域教育也不能与儿童的技能、价值观等的发展相分离,要将社会领域目标与幼儿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统一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恰好符合社会领域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社会教育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中的渗透

  幼儿园区域活动又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游戏特征创设情境,将活动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并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活动区域,通过自主探究、操作与学习,在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获得认知、情感、身体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类型。对幼儿而言,它是一种开放性的、低结构性的活动,幼儿以自己的兴趣、需要、意志为导向自主活动,活动的内容、时间、节奏、顺序以及活动的伙伴、规则等都可由幼儿自己决定或与同伴商量、协调,在摆弄与操作、探索与发现、交流与询问等过程中实现和生成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社会性会自然而然地得到飞速的发展。对幼儿而言,另外一种自主性较高的活动类型就是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游戏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重要途径,游戏活动中蕴藏着幼儿发展的各种需要和丰富的教育契机,幼儿可以在游戏中了解不同的社会环境,熟悉不同的社会角色,认识不同的社会规则,提升社会交往的各种技能,产生符合规范的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和社会情感。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主要的渗透方式通过环境的渲染和熏陶以及制定活动规则来进行。

  1.通过合理规划区域环境进行渗透

  区域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环境是儿童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处在身心快速发展,对一切都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幼儿来说,环境的影响更大、更强,效果更明显。譬如针对幼儿责任意识的养成,创设养殖区,种植常见植物或盆景,饲养幼儿喜欢的小动物,让幼儿对动植物进行常规照料,并负责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形成初步责任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怀。再如为了避免区域人数过多而影响活动质量,在区域的人口处设计相应数量的小脚丫或者卡通图标,提示幼儿进入区域的人数,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幼儿能够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温馨提示,引导幼儿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区域环境的创设还可以根据幼儿的社会教育内容来设计。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能更进一步理解社会教育的内容,同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体会交往的乐趣以及归属感。

  2.通过制定游戏活动规则进行渗透

  游戏活动是实施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游戏活动中社会教育的渗透主要体现在让幼儿学会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去自我中心、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如表演游戏活动中幼儿要学会谦让和互相协商解决角色分配问题,在角色分配上能够不争不抢;娃娃家游戏活动中能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学会照顾别人,不抢其他小朋友手里的东西,游戏结束后,把东西放回原处;角色游戏中学习处理不同角色间的人际关系,能够互换角色;结构游戏中幼儿能养成认真仔细、团结协作、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由分组、交流,养成协商分工、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游戏活动,从而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经验。由于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都是幼儿自主性较高的活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主要体现在规则的制订和遵守上,和幼儿一起制订相应的游戏规则,引导幼儿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三)社会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强的随机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发生在课堂上,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第二环境,幼儿在这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因而,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的小型社会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化,需要把社会教育内容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为抓手,各环节之间的转换过程可以作为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契机来抓,把入园和离园、用餐和吃水果点心、如厕和盥洗、午睡和休息、整理床铺和自己的生活物品等生活情境都作为教育内容的重点。在培养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中,教师要互相配合,按照生活的常规顺序培养幼儿有序而整洁的好习惯。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的渗透,有的是一天之内多次重复,有的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以促进幼儿早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渗透式社会领域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


  教师在进行课程领域研究的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本领域的内容,找到能够与儿童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相关联的内容,再根据内容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比如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幼儿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还要培养幼儿理解规则、认识规则的能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也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正确与流利的表达,还要让幼儿学会真诚与善意的表达;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让幼儿学会客观地认识世界,还要让幼儿学会理性地认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领悟人类对自然界所承载的责任,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欣赏与表现艺术作品的美,还要让幼儿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真善美。教师要时刻保持一种渗透的理念,不断扩展自己的教学领域,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