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的有效性
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的有效性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这种研究获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在教学上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得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规律所用的那些方法而进行的种种学习活动。它包含了开展探究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及对探究本身的理解,以此来唤醒学生的无知意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活跃课堂气氛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观察点的确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过程中“探究”应该是核心点,它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方法,其重点是要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指南》中幼儿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验证猜想;记录信息;交流表达等五个环节与步骤。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否真正进行自主探究,过程是否完整,探究是否充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这样的背景,教师在课堂中引导的有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在教学活动中,不同环节下,教师的动作行为,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有效性又是直接导致幼儿探究过程是否有效的核心。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选择教师“引导方式”与“行为语言”和“幼儿表现”三个维度作为观察点,做到有点有面,最终指向课堂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设计“教师引导幼儿探究的有效性观察量表”:活动环节、教师引导方式、教师行为语言;幼儿表现(幼儿有无观察、提问、猜想、验证猜想、调查、记录、合作交流的行为?幼儿思考深度如何?)评注。
二、问题与原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称为《纲要》)中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儿童应通过以研究为基础、以探究为中心的经历,构建他们的经验基础。要实现这样的目的,老师就要真正成为幼儿探究过程的引领者,帮助者。真正实现幼儿“自主探究”的教学过程。“让儿童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幼儿探究的过程包括:产生疑问;猜想假设;验证猜想;记录整理;解释交流等五个环节与步骤。针对在每一个环节中,教师的引导是否有效,幼儿的探究是否充分,我们进行了观察与记录,结果显示有如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不能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石,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自然界中未知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从而提出问题,确立要探究的主题。这是探究式科学的第一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幼儿科学探究的起点,幼儿真正的探究始于对问题答案的追求,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幼儿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提出问题”也正是幼儿“好奇心”的重要表现,幼儿真正的探究也就始于对问题答案的追求,幼儿有了他想要问清楚的问题也就有了进一步寻找答案的动机,所以教师要创设情境,以多种方式给与幼儿自己主动提出问题的机会,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要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认真倾听并将这些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在这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且还能够大胆的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要懂得“发现问题并不等同于提出问题”,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有的幼儿不会实时做出提问,但要培养他们从小“像科学家一样学习”,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幼儿善于提出问题的意识,这在科学活动中,往往是需要由教师做出正确引导的,而大多数教师能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但不能引导幼儿提出问题。以白石山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瓶子与水》为例:
实验活动:瓶子为什么会响,会冒泡?
1.教师出示教具——各种瓶子与水
教师示范将瓶子放入水中,瓶子与水由于气压变化产生冒泡现象。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激发幼儿兴趣,动脑筋寻找答案。)
幼儿:水会冒泡。
教师:瓶子为什么会冒泡?并且会沉下去呢?
教师小结:……因为瓶子里有空气,水浸入瓶中把空气挤出来所以会响,会冒泡。
2.教师提出新的问题,让幼儿动手操作,将自己手里的瓶子放入水中。
请幼儿动手操作,幼儿很容易就做到了。
在“瓶子与水”的实验活动中,教师首先出示教具,做示范,通过提问“发现了什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试图让孩子发现问题,幼儿通过直观观察说出了“水会冒泡”这个现象,但教师没有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而是老师直接问:水为什么会冒泡呢?只有幼儿主动提问,幼儿才会有继续探究下去的动机,才是真正的在探究。(但针对小班的幼儿来说,由于年龄还小,在探究过程中,只是单纯的提出问题就足以)。
(二)教师不能引导幼儿进行深入动脑猜想。按照探究的步骤,在第一步确定了要探究的问题之后,教师就应该引导幼儿进行猜想与假设了,教师应积极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充分的猜想与假设,提出自己对于问题的想法,这是幼儿主动构建知识的前提,是探究过程中体现幼儿真正动脑,深入思考并且解决问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猜测的足够充分,验证的过程才能具体与深刻。然而,在我们观察到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幼儿对结果进行简单猜测,而没有引导幼儿对猜测的理由进行充分的讨论,幼儿已有经验未能调动,幼儿的思维也未能得到启发。以吉林省第一幼儿园“做中学”一《种蒜》的课堂活动为例:
种植活动:在不同材料中种蒜
教师出示教具——为幼儿准备了四种不同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的进行种植。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哪一种材料的蒜苗会长的又快又高?
幼儿:“在土里”,“我想在沙里”,“应该在水里……”
教师总结:种在土里会长的高
在《种蒜》这个种植活动中,教师先拿出不同材料让幼儿简单猜想,便将结论——“种在土里会长的高”告诉了幼儿,并没有给足够的时间继续让幼儿进行深入猜想,大胆猜测——“为什么会在土里长的又快又高?”从而引导掌握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