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引导小班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幼教网 2018-09-14 10:16:2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引导小班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科学探索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提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其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现象。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官来探索、发现、积累粗浅的科学经验。那么,怎样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科学活动呢?

  通过开展了一年的“与弗雷德一起探索”科学活动,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能“玩”,才能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创设情境,吸引幼儿

  孩子们都喜欢听弗雷德的故事。但如何让他们更爱听,听完后还愿意和弗雷德一起来探索,故事怎样讲就非常关键。老师们要提前阅读故事,并与活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在主线的基础上做一些更改和调整,让故事起到更好的导入作用。接下来,就是老师要怎样讲的问题,故事一定是老师准备好的,包括人物、情节和对话。我们可以使用弗雷德的手偶,或是与其他老师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演等等。总之,目的是吸引孩子们进入故事的情境,和弗雷德一起发现问题,并愿意动手去试一试。

  比如,在《好玩的泡泡》中,当我讲到弗雷德因为大家都笑它——“蚂蚁还想吐泡泡,不可能”而非常伤心时,有意用手偶弗雷德表现出低头伤心的样子,并在语言的讲述上加深了弗雷德的情感色彩,使孩子们仿佛看到了他们的朋友伤心的情景,然后提出“保罗愿意帮助弗雷德一起做泡泡,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弗雷德吗”。孩子们都动脑筋想自己玩过的泡泡游戏,真心想要帮助弗雷德,并且在后面的操作活动也表现得非常积极。所以,前期故事情境的创设正是后期孩子们动手参与活动的动力。

  提前预实验,把好材料关

  幼儿的操作材料如何准备,在教师用书中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但是这些材料的使用能否顺利推进幼儿的实验探究,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就需要老师提前做好预实验,把握操作材料。

  比如,小班上学期的《果蔬染料》活动,我在预实验中发现,有些果蔬榨汁的颜色非常浅,染在白布上只有一点颜色,等到干了,效果更不明显。所以,经过几次预实验,我最终选用了颜色非常深的几种水果投放到活动中。而且,小班幼儿的小手肌肉发育不太完善,用手来榨汁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几位老师一起想办法,最后讨论出改用纱布来代替,并且把纱布都缝成小口袋,便于幼儿用小手揉捏和挤压出汁。

  同样,在小班下学期的《好大的西瓜》活动中,我提前尝试用不同蔬菜的横切面蘸上颜料进行印画,结果发现印画效果的好坏,不仅与调试颜料的稀稠有关,与选用的蔬菜横切面是否清楚有关,与切的方法有关,还与是否便于幼儿的小手拿住蔬菜进行印画有关。可见,在预实验中,把好操作材料关是多么重要。

  提前说明,自主操作

  孩子在操作中都很兴奋,更愿意自己尝试,而不是由老师带领着一步一步进行,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提前把活动加以说明,包括材料的使用、要注意的地方,然后放手让孩子们去操作。在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幼儿的表情、语言和动作以及实验进程,当发现幼儿需要帮助时,再适时介入,并且及时与幼儿一起提炼操作中的发现。

  比如,在《小小种植园》中,我提前以图示的形式结合故事对种种子的步骤进行了讲解,当孩子们自己种时,顺序基本正确。但由于挖下的坑很浅,当他们浇水时,发现一些种子都漂在了水面上,而没有种在土里。我及时引导孩子们讨论,寻找种子漂在水上的原因,再反过来看图示,找到其中的问题。

  指导语言,简洁清楚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语言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不同的指导语言,那么既能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质量,又能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活动中老师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并能简洁、清楚地表达出来的。

  实例一:说明性的语言主要用于介绍活动中的材料或所需要的工具。比如,在活动《弗雷德做泡泡》中,我引导幼儿认识小苏打粉和醋,帮助孩子们感知它们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请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猜想这是什么材料,说出自己的猜想。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实例二:启发性的语言主要用于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当活动任务确定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大胆进行猜想,共同讨论,然后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在幼儿操作探究的过程中,我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明确探究方向。比如,在活动《好大的西瓜》中,我这样提问:“你们猜一猜是用哪些蔬菜和水果画成的?”“你们觉得它切开后里面有什么?像什么?”

  实例三:引导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得出不同答案。比如,在引导幼儿对比观察自己种植的种子时,我问:“红豆和绿豆有什么不同?看看红豆苗的叶子和绿豆苗的叶子在形状和颜色上还有什么不同?”

  实例四:鼓励性的语言能让幼儿更愿意参加科学探索。比如,“这个办法不错,你真聪明”“你的办法跟别人不一样,你真棒”等让幼儿感到成功的快乐;“老师相信你一定行,来,试一试”等,激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你的小眼睛真亮,观察得真仔细”等,促进幼儿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等。

  家园合作,丰富活动

  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尝试把家长也吸引进来。首先,提前把活动内容张贴出来,让家长们了解活动的名称、目标、实验方法,以及需要帮助准备的材料,并且请家长在家里与孩子共同进行实验活动;然后,以照片的形式呈现出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或用文字记录下孩子的发现和语言。我们会展示在主题墙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样,家园共同合作,孩子们动手尝试的积极性更高,更愿意把自己的实验活动告诉给小伙伴们。同时,家长也愿意有机会记录亲子活动,并且对实验内容非常感兴趣。通过整理、收集家长们的记录,我们也获得了很多开展实验活动的有益经验。

  其实,科学活动只是孩子们接触到的世界一部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许许多多可以探求的问题。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令他们好奇,关键是老师和家长引导孩子们去探索、发现、思考,帮助孩子们获得自己的经验和科学探究的精神,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