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科学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2)

幼教网 2018-09-14 10:39:4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三、有效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重点关注幼儿的探究方法和能力,避免以科学知识的习得为主要目标


  当前的许多科学教育活动,无论在内容选择上还是在目标设计中,都将“知识学习”放到了首位,以学习和拓展科学知识、原理、概念为主,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等,忽视了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其实科学教育活动除了可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以外,还能帮助他们发展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科学态度,最终引导儿童拥有一个身心健康和有价值的人生。从儿童自身的发展来看,探索本身也比直接接受知识更为重要。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体验探索的艰辛、成功的快乐、发现的兴奋,可以培养他们初步的创造力与批判思维,使儿童不仅学科学,而且做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这对儿童的终身发展更有价值。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儿童通过体验和操作丰富的材料来提问、探索和发现,帮助儿童表达和思考他们运用的策略、介绍测量和验证等的过程和技能,或者让儿童评估自己的调查结论。教师必须跳出“知识本位”的圈子,创造性地使用教学参考资料,深入研究并审慎思考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努力帮助孩子们在习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这才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的科学教育态度。

  (二)为幼儿创设亲自体验、操作和交流的环境,避免以讲解传授为主要的科学教育方法

  当前许多科学教育活动在教育方法上仍然以教师讲授知识、幼儿被动接受为主,教师是权威知识的发布者,经常滔滔不绝地、尽己所能地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多给予幼儿体验操作的机会,多给予幼儿思考质疑的机会,多给予幼儿讨论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探究学习的主体性。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自己提出假说,设计实验,进行说理和辩论,有利于孩子养成相互讨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老师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而应多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尝试。这是教师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关键之所在。

  (三)投放丰富适切的活动材料,避免材料的单一和无效

  教师只是组织和投放科学材料,放手让儿童通过自己的身体和智力活动进行探索、提出问题、开展推理和发现问题的答案,是一种帮助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最好方法。对于幼儿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主动探究欲望的刺激物,又是他们认识物质世界的中介和桥梁。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但是,当前许多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材料投放都比较薄弱,那些不真实、不科学、不能激发幼儿探究欲望的材料经常出现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影响了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加强对科学探究材料的研究,尽量避免材料投放的单一或无效。

  (四)通过高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跟随幼儿并与幼儿积极互动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既是贯穿活动的线索,又是激发幼儿探究欲望的有效方式。教师应该善于提问激疑,好的问题能够引发幼儿的思考、调动幼儿探究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部分老师的提问能力明显不足,不会问问题,或者问题过于笼统简单,没有针对性,其主要原因还是教师不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通过预实验、谈话、讨论等方式来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要能够吸引幼儿并引导其主动探索,还依赖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但是在实践中,教师经常自讲自话,喜欢按照预设的活动流程进行,不喜欢“突发意外”式的幼儿提问,也很少和幼儿进行积极的互动应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发展。正确的做法应是,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马上告诉幼儿答案,而应创设条件,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

  (五)重视对幼儿的过程性多元评价,重视幼儿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很多老师的评价都偏重于结果性评价,其实有助于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而不是在学习之后发生的某种事情。探究的过程比结果更有价值,因此教师更应该关注过程性的评价,尽量避免用“正确答案”来束缚幼儿的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应追求表面的热闹和花哨,而要有目标、有方法地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使幼儿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品质获得发展,从而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心智基础。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