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两种幼儿数学操作形式的实施

幼教网 2018-09-20 13:13:2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两种幼儿数学操作形式的实施

  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根本形式。根据幼儿在操作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以及操作的目标,幼儿数学操作常见的有两种形式,即验证性操作和探索性操作。科学应用这两种操作形式,对于发挥操作的功能,促进幼儿更有效地感知数学,提高幼儿数学教学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验证性操作的实施

  验证性操作,是指教师先进行讲解演示,让幼儿初步理解数学知识和技能,然后再让幼儿通过操作予以体验和验证,以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由于缺乏经验,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的操作有时会缺乏方向性,不利于其正确感知、建构抽象的数概念。教师以一定的动作示范或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然后再让幼儿通过操作进行体验,就能减少幼儿操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幼儿较直接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关系。验证性操作适宜于下面几种情况。

  1.一些数学技能的操作

  数学的学习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数学技能,才能完成对数学经验的积累和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技能的掌握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技能的掌握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往往没有相关的经验作基础,是一个需要经历教师“教”的过程,因此,往往需要教师先进行示范性的操作,详细讲解技能的有关程序和方法,再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进行验证性的操作,以让幼儿在反复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如在小班幼儿“认识数量2和3”中,为了让幼儿掌握点数的技能,要求教师先进行点数技能的示范:用右手拿出物体;用右手的食指从左到右逐一点数物体;所点数的物体和从1开始的自然数一一对应。然后,教师再提供物体,让幼儿反复点数,以掌握这一技能。比较、自然测量的技能等等也常常需要采用验证性的操作形式。

  2.幼儿没有相关经验的数学内容

  有些数学内容是幼儿以前所没有接触过的,幼儿没有或很少有这一方面的相关经验。对于这样的操作内容,教师往往需要先进行示范性的操作,以让幼儿初步了解其内涵和简单的操作技能,然后再创设条件,让幼儿进行验证性的操作,以巩固和加深认识。例如,中班“5以内序数”的教学,需要教师先通过示范性的操作,让幼儿初步明确序数的含义,知道第一、第二是表示物体的位置,然后再通过幼儿的验证性操作,亲自体验自身或物体在一组幼儿或一组物体中的位置。如果没有验证性的操作,而是让幼儿直接进行探索性操作,显然幼儿是很难理解序数的含义的。

  3.一些幼儿较难掌握的数学内容

  有些数学内容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较广,更主要的是这些内容仅仅依靠幼儿现有的能力是很难单独完成的。对于这样的数学内容,一般需要教师先进行示范性的操作,然后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验证性操作。特别是幼儿刚刚接触这些内容时,更需要教师采用验证性的操作形式组织教学。例如,小班幼儿“认识物体的排序”活动,刚刚开始接触这一内容,幼儿对于什么是排序活动并不清楚,也很难直接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物体。因此,一开始的教学,教师一般在幼儿面前把物体按一定的规律摆列出来,然后引导幼儿去发现,教师再进行小结,让幼儿初步理解什么是排序活动。有了对排序的这一认识作为基础,教师再提供材料,让幼儿进行多次的验证性操作,以巩固对排序的认识。

  二、探索性操作的实施

  探索性操作,是指幼儿带着一定的意向或根据一定的任务指向,通过操作独立自主地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只是给幼儿下达一个任务,幼儿则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独立自主地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尝试、思考、探索,产生顿悟,有所发现,有所体验,是一种幼儿在“做”中“悟”,在“悟”中进行更高层次的“做”,从而不断探索超越自己、超越同伴的操作方式和想法。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提高幼儿探索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目的性。探索性操作适宜于下面几种内容下使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