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实现
有效教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实现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问题就是关注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效的,什么样的教学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总的来说,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幼儿,教师必须确定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思想,把活动价值定位在促进幼儿的进步与发展上。
当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那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效教学呢?
有效教学的“立足点”——选择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内容
“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内容”就是能促进幼儿进步和发展的内容,它包括适宜幼儿学习,促进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一个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内容,可以让幼儿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学习。然而在实践中,教育活动内容低价值或无价值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如照搬照抄成熟的公开课,过分肯定公开课的价值;认为新的、时尚的内容就是最好的内容;有价值的内容就要让幼儿记忆、背诵;幼儿感兴趣的、关注的就全盘接受,不进行适当的价值判断等等。选择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内容,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关注幼儿兴趣。兴趣能引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兴趣能激发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内在驱动力;兴趣能引领幼儿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兴趣能促使幼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其次,结合幼儿经验。每个幼儿都是鲜括的生命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和生活经历,他们先期的能力、经验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选择内容时,需深入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已有知识和经验。
再次,遵循适龄原则。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主要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而很少根据事物的本质特点或内在联系来思维。因此,教师选择活动内容,应遵循适龄原则,选择易于幼儿直接感知、理解和模仿的。
如一位教师观摩了一次公开教学活动——美术欣赏《百老汇爵士乐》,于是回来就兴冲冲地上了一堂模仿课。然而活动结束,所有老师都反映很一般,有点东施效颦的感觉。究其原因,就是该教师没有依据幼儿和自己的实际对活动作新的价值判断。但凡精彩的公开活动,都是经过仔细选择、多次打磨才成熟的,开课的老师对活动、对幼儿、对教材都有了较深的了解,而模仿只是看到了其成熟的一面就照搬照抄,结果可想而知。因此,依据幼儿实际、教师实际对教育活动内容作价值判断,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有效教学的“导航灯”——确立适宜的教育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过程的逻辑起点和终点,是有效教学的导航系统,它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引导活动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适宜的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然而在实践中,不适宜的教育活动目标比比皆是:如目标的制定总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幼儿是能动的主体,忽视了幼儿的个性需求;强调认知方面的发展,忽视情感方面的培养;过分强调教育目标的存在,忽视幼儿的动态性和创造性;目标制定较随意,照搬照抄书上现成的目标,缺乏理性思考。确立适宜的教育活动目标,笔者认为需要做到如下三点。
首先,教育目标不应偏重认知而应关注整体。传统的教育目标偏重于认知性目标,强调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以此作为评判活动的标准,而新《纲要》则要求幼儿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参与体验,强调尊重幼儿个体的兴趣和需要,因此,有效教学中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一种整体性目标。
其次,教育目标不应来自教师而应来自幼儿。很多教师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往往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其结果就是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机械、呆板地按照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幼儿是能动的主体,忽视了幼儿个体的需求。教育目标是评价幼儿的活动效果有没有达到的依据,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一项任务的依据。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应来自幼儿。
再次,教育目标不应笼统而应具体。一些教师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常常照搬活动书上,目标的陈述笼统而模糊,导致目标在活动中很难实现。诸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积极情感等”“体验活动的快乐等”,这些笼统的目标不利于教师活动的开展,对活动没有导航的价值。
如语言活动“绿色的和灰色的”,活动目标是:1.初步了解叙事诗的特点,了解诗歌的内容。2.初步体验诗歌中绿色和灰色的代表意义,丰富词汇“报告”“趟”“摇曳”。3.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产生热爱绿色、保护绿色的情感。首先,该活动目标的制定准确把握了认知、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三方面的有机联系,这三条目标兼具整体性、全面性和针对性,有效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其次,目标的制定以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现有水平为基础,制定的目标对幼儿有发展意义,如“初步体验诗歌中绿色和灰色的代表意义”,幼儿对两种颜色早已认识,但对诗歌中两种颜色的寓意需要结合诗歌进一步理解。再次,目标的表述具体明确,行为主体是幼儿,表明幼儿通过这个活动将要达到的目标,如“产生热爱绿色、保护绿色的情感”。确立适宜的教育活动目标,使得教师对每一个活动环节的教育目标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并向着正确的方向迈进,这是提升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