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儿歌教育的有效方法(3)

幼教网 2016-08-15 13:13:2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四、形式激趣

  “幼儿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因此,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学习儿歌。

  1.以唱激趣

  演唱朗朗上口的儿歌,可以帮助幼儿体验儿歌鲜明的节奏感,又能帮助幼儿记忆所学内容,还能活跃活动气氛,促进幼儿主动、积极、有效的学习。如民间儿歌《数青蛙》节奏明快,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把每一段的结尾作适当处理,使儿歌更富有情趣、充满动感,引导幼儿边拍打节奏边朗诵。如果能够给儿歌谱上曲子,教幼儿演唱儿歌,幼儿不仅能很快学会演唱儿歌,同时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2.游戏激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游戏的形式教学民间儿歌,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如在学习《数青蛙》这首儿歌中,可以请幼儿分别扮演青蛙和池塘,扮池塘的幼儿一起围坐成圆圈,在圆圈上拍手唱歌,扮青蛙的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在“池塘”里跳来跳去玩。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兴趣盎然,学习持续时间比较长。可见,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给幼儿的儿歌学习带来乐趣,提升了学习效果。

  3.以演逗趣

  故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学习形式,将儿歌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通过表演理解、感受儿歌,既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又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民间儿歌《狗和猴》中,把儿歌编成故事表演,请一位幼儿扮演小狗,另一位幼儿扮演小猴,表演时幼儿富有童趣的一问一答,加之生动的表情和动作,深深吸引了大家。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幼儿的表演能力,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真是一举多得。

  4.竞赛促趣

  还可以采用个别竞赛、小组竞赛甚至组织一些跨班级、跨园的小竞赛,使幼儿在互相交流和比较中体验乐趣,提高幼儿参与和表现的积极性。如在六一儿童节或者定期举行各种规模的儿歌比赛,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强自信心,使他们一方面体验情感上的愉悦,一方面在互相竞争中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习儿歌的兴趣日益高涨。

  儿歌的教学有待于教师不断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得到不断传承、弘扬和发展,让“心之忧矣,我歌且谣”真正变成“心之乐矣,我歌且谣”。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