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幼儿园观摩活动中的“挑”(2)

幼教网 2018-09-26 11:03:1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二、“挑”的背后

  上述四种“挑”几乎可以说是观摩活动前“标配”的“准备工作”。那么,“挑”的背后是什么呢?

  1.功利心的驱动

  观摩活动具有公开性,因此,观摩活动的成功开展被某些幼儿园视为获得上级领导与同行认可与赞许的途径。为了获得观摩者的肯定,就要尽可能将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都排除在外,于是,就要对组织活动的教师进行挑选,对参与活动的幼儿进行筛选,对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教师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提前斟酌,反复打磨,避免出现预料外的情况。正因为将观摩活动视为“面子工程”,有的幼儿园甚至将观摩活动的效果与教师的奖金、学期考核与晋升直接挂钩。于是,在功利心的驱动下,某些教师一味追求所谓的活动效果,进而回避那些自己不好把握的或难以出彩的领域和内容,“淘汰”那些自己不满意的孩子,剥夺他们参与活动的权利,使教学活动成为一场表演。

  2.教育不公平的体现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明确规定,教师要“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而有的教师基于“听话”“聪明”等标准来判定幼儿“适不适合参与展示活动”,把幼儿分为三六九等,剔除那些不能“达标”的幼儿,剥夺他们参与的机会。这对于那些被排除在外的幼儿来说,不是少了一次活动机会的问题,而是可能严重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当你将那些“不讨喜”的孩子排除在外时,你是否换位思考过,如果那个孩子是你的孩子甚或是你自己,这样的观摩活动是你想要的吗?

  3.儿童视角的缺失

  观摩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教师事先预设的,而不是在活动现场根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根据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反应灵活组织的。教师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选择擅长的活动内容,有没有考虑过孩子对这个活动主题是否感兴趣?一直以来,教师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有否放低姿态,从儿童视角解读过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过孩子的心声?

  4.重教学轻日常

  我们常说“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可是观摩活动仍以展示集体教学活动为主,很少展现生活环节和游戏环节。这说明,长久以来许多园长、教师还是秉持传统教学观,重教学,轻日常,认为最能展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是集体教学活动。所以,一提起观摩活动,教师们下意识所思考的就是如何设计教案、准备材料、实施教学,似乎囿于“教学”的圈子出不来了。

  三、重新认识观摩活动

  开展观摩活动的本意在于加强同行间的交流学习,通过活动的展示与同行探讨一些教育现象和问题,以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观摩活动应是日常活动的再现,而不是偏离常态的“作秀”,扭曲教学活动的本质。从幼儿园方面来说,园领导应重新认识观摩活动的价值,从注重观摩效果转向关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专业成长,强化观摩活动中的教学研讨、经验分享,着眼于日常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学本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将观摩活动视为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平台,以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出发点,以发现自身教学上的问题、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在考虑已有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不断生成能满足幼儿需要的活动。与此同时,教师应努力突破教学的藩篱,重视一日生活中的师幼互动,真正做到“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

  走进一些幼儿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孩子,我们需要充满生命力的观摩活动,期盼看到教师和孩子玩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平等对话、质疑反思,共同探寻那童年的秘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